納粹德國和蘇聯對波蘭的占領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和蘇聯對波蘭的占領始於1939年9月德蘇入侵波蘭,於1945年5月盟軍擊敗德國時正式結束。在整個占領時期,波蘭領土被德國和蘇聯瓜分,旨在由德國和蘇維埃的占領政權來消除波蘭文化,從而征服其人民。1941年夏季至秋季期間,蘇聯吞併的波蘭領土在德國入侵蘇聯的最初階段被德國占領。經過幾年的戰鬥,紅軍將德國軍隊驅逐出蘇聯,並將德軍從中歐和東歐的其他地區經波蘭趕回德國。
兩個占領國對波蘭國家主權、波蘭民族和波蘭文化的存在有著程度相當的敵意,並希望將它們徹底毀滅。巴巴羅薩行動發動前,德國和蘇聯的在與波蘭有關的政策上相互協調。其中最顯著的是在四次蓋世太保-內務人民委員部會議上,占領者討論了處理波蘭抵抗運動及將來摧毀波蘭的計劃。
約有600萬波蘭公民由於兩國占領期間的暴行在1939年至1945年間死亡,約占當時波蘭總人口的21.4%,其中半數是波蘭猶太人。大多數波蘭平民是德國人和蘇聯人各種敵意行動的目標,超過90%的死亡人數來自非軍事損失。總體而言,在1939年至1945年德國占領戰波蘭領土期間,德國人共殺害了547萬至567萬名波蘭人,其中包括近300萬名猶太人。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維基百科

探索這個歷史事件

對歷史感興趣嗎?

訂閱 Culture Weekly,接收個人化最新資訊

大功告成!

你將在本週收到第一份 Culture Weekly。

Google 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