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1865-1955,出生於浙江金華)山水畫風有“白賓虹”與“黑賓虹”兩種風貌,前者清朗秀逸,後者濃密厚重。由“白”轉“黑”,與黃賓虹用墨觀念的改變有關。黃賓虹習畫最先臨摹明清山水,這時期的繪畫以水墨淡雅為氣韻,用墨能淡不能黑,被黃賓虹視為導致清畫流於輕秀浮薄的根由。黃賓虹苦心專研宋元畫跡,從中鉤沉出一條濃墨畫線索以挽清以來畫壇積弱衰薄之弊病。此畫寫臨安(今杭州下轄市)的山色,為“黑賓虹”畫風的典型。畫面構圖密滿,黑墨團團。畫家運用了積墨的手法積出畫面的厚度與密度。然而,有別于傳統以染為主的積墨法,黃賓虹此畫極強調用筆,反復用點、斫、皴、擦的筆法寫出山石草木的肌理,層層複加,越積越黑。畫中樹頭、苔點更是濃墨提醒,墨上加墨,留白的山路則愈顯草木山石之黑。畫面通幅神氣飽滿,黑白互為彰顯,極富視覺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