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幅作品是“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的力作。王蒙,元末时曾任小官,后辞官隐居了很长一段时间,明初时又当过一段时间的知州,后因政治案被人牵连死于狱中。王蒙的外祖父是赵孟俯,王蒙之所以学画,估计是深受赵氏一门的影响,但王蒙的面貌,与赵氏相去甚远,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王蒙的作品构图十分饱满,山峦、山岭常常顶天立地,而且布局十分复杂,山叠山,水复水,层层叠叠向后铺陈。他还擅长用解锁皴和渴墨苔点,密密麻麻的,让人感觉山中植被丰茂,有一种苍茫之感。王蒙的一生一只处于“出”和“处”的纠结与矛盾中,所以他的山水画有着浓重的隐逸情节。本幅所绘的卞山,本是王蒙家乡浙江吴兴的一座普通的山,但在王蒙笔下,却成为了一种隐逸的精神归宿的象征。王蒙还笃信道教,也有不少学者从道教“无为”等精神和理论层面来解释王蒙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