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庙堂系列展之二:新生期(1949--1976)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立艺专的历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50年,学院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隶属于华东文化部领导。至文革全面爆发之前,学院能够相对正常的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十余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我院的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这一时期,由于处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巨变阶段,学院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当时学院的教学力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林风眠为代表的旧国立艺专的老教师,包括黄宾虹、潘天寿、关良、雷圭元、程曼叔、萧传玖等;二是以江丰为代表的解放区美术家,包括刘开渠、莫朴、倪贻德、彦涵等;三是解放初期由于院系调整调或学院自行聘请来的教师,如颜文樑、沙孟海、陆俨少等。
孤山秋色 (1961) 创作者:埃乌琴•博巴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苏联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由于国际、国内环境所迫,中国民众无法接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艺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了人们了解异域文化的唯一窗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遭到唾弃和批判,苏俄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成为中国艺术唯一典范。苏联文艺所具有垄断性优势,对普通民众影响巨大,伴随着几代中国人成长。此时,各类苏联美术展览络绎来华,艺术家也前来讲座教学,大量出版苏联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技法方面书籍,成为中国美术工作者重要的学习资源,其影响深刻而绵长。
Eugen Popa 《孤山秋色》 油画 66cm×92cm 1961年
浙派人物画 解放初期,新国画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画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最突出的成果体现于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崛起,其中尤以“浙派人物画”影响深远。成就浙派人物画的因素包含:现实主义的情怀,这是对普罗大众的热爱,是艺术家深入生活、表现工农兵的时代要求,培养了他们处理现实题材的能力;融合中西的艺术之路,既对西方绘画采取开放的态度,接受正规而系统的素描训练,提高了画家的写实水平;又继承了深厚而悠久的水墨传统,强化了他们的笔墨感觉,开拓了传统水墨画法表现当代人物的新画风。浙派人物画的孕育与诞生,虽然与其所处的社会条件与时代大背景是密切相关的。但对中国美术学院学术传统的薪火传承,是浙派人物画蜚声全国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更是它长盛不衰的持久动力。
梅花 (1988) 创作者:邓白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传统民族艺术的回归 1957年以后,随着文化政策和思潮的转变,对传统民族文化有了新的定位和理解。1959年潘天寿再次出任院长,他对于学院能够坚守传统、警惕民族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调入了一批传统绘画的大家,中国画实行了分科教学。沙孟海、陆维钊先生是我国第一个高等书法教育的创始者,顾坤伯、陆俨少则对我院山水画教学的发展居功至伟。他们的创作,有选择的遵循了传统绘画中优秀的规范,同时因为对社会生活的热情关注,能够“传统出新”,很多作品成为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邓白 《梅花》 国画 150cm×68cm 1988年
中国现当代版画的丰碑——两张两赵 1950年代后期,民族艺术重新得到重视,特别是民族新版画的探索,张漾兮、张怀江、赵延年、赵宗藻等师生创作出一批富有民族风格的版画新作。他们直面人生,紧扣时代动向,以版画特殊的艺术语言,关注民生,歌颂美好。
总负责—杨劲松,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