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奇石清風圖

夏昶明景泰,無紀年(約1452–1457)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

夏昶,字仲昭,號自在居士,江蘇崑山人,以其墨竹聞名。自北宋文同以來,士大夫因竹具有勁節、虛心、傲霜等特性,常畫寫墨竹以寄興。夏昶畫竹主要學自王紱,亦多留有以王紱「墨竹山水」構圖畫成的作品。然夏昶筆墨的濃淡對比較王紱更為強烈,且所繪物象更重視幾何造型趣味,其近乎平面的山石形態尤為明顯。雖然明人曾評夏昶的竹石亞於其師王紱,但夏昶竹的畫名仍遠播朝鮮、日本。當時甚至流傳有「夏卿一個竹,西涼十錠金」的說法,其竹畫廣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此畫繪奇石從坡岸斜出,後有竹子數株。奇石形狀方整,石面遍施墨染,輪廓以較深墨筆勾出,間以側筆劈坎出岩面質理。畫中的倒「丌」字型竹節與呈「个」字「人」字層層交疊的竹葉畫法,亦常見於王紱與夏昶的其他作品中。至於遠近的竹葉,則分別以濃淡不同之墨色畫出。前景竹幹隨風向右側傾斜,加上竹梢葉片的轉折與葉片的燕尾,更加強了風勢的效果。如此充滿韻律與生趣的筆墨構圖,正是夏昶晚期作品的特徵。據畫中所鈐「太常少卿之章」印推測,作品應繪成於夏昶領有太常少卿銜之時,即1452年至1457年間。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 標題: 奇石清風圖
  • 建立者: 夏昶(1388–1470)
  • 建立日期: 明景泰,無紀年(約1452–1457)
  • 實際尺寸: 172.5厘米 × 86.2厘米
  • 出處: 北山堂惠贈
  • 類型: 繪畫;立軸
  • 權利: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 材質: 水墨絹本
  • 館藏編號: 1996.0080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下載應用程式

不僅可以探索博物館,還能透過藝術作品效果、Pocket Gallery、Art Selfie 等功能發掘更多樂趣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