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花果圖 第一開

石濤(1642–1707)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

石濤本名朱若極,為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全州人(今廣西桂林)。於南明的皇室鬥爭中,全家遭難,僅石濤一人被家僕救出,隱身佛寺,改名原濟。石濤為其字,號苦瓜和尚,晚年又號大滌子、清湘老人等。一生遊歷甚廣,曾寄居江西廬山、安徽宣城、南京,多次遊覽黃山,並短暫北上京師謀求畫業。晚年出佛入道,定居揚州為職業畫家,其不拘成法的筆墨變得更為凝練雄渾,對後來揚州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此冊《花果圖》共八開,是畫家晚年定居揚州時期的作品,以看似率意實則沈著的淋漓色墨,分寫梅花、蓮蓬蓮藕、枇杷、西瓜百合、菱角雞頭蓮、柑橘、稨豆、葡萄,並於每開題寫與畫題相關的詩作或擷句。

在中國畫史上,專寫蔬果的名手可溯至唐五代,北宋《宣和畫譜》特將蔬果藥品蟲草分為一門,並指出此門「於寫生最為難工」,且畫家須如詩人般深諳草木蟲魚之性,才能創作出微妙之畫境。而以寫意筆法描繪日常蔬果花卉寓興的做法,則自明代沈周以來於詩人畫家之間流行。石濤此冊傳承此一傳統,不僅題寫詩文表達對蔬果風味的回憶與詠讚,呼應個人喜吃蔬果的口味,亦將揚州的富饒物產以簡易、直觀的方式形諸筆墨,以迎合揚州城市生活的快速節奏與感官品味。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 標題: 花果圖 第一開
  • 建立者: 石濤(1642–1707)
  • 建立日期: 清(1644–1911)
  • 實際尺寸: 八開,各約33厘米 × 27厘米
  • 出處: 北山堂惠贈
  • 類型: 繪畫; 冊頁
  • 權利: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 材質: 水墨設色紙
  • 館藏編號: 1996.0068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其他項目

下載應用程式

不僅可以探索博物館,還能透過藝術作品效果、Pocket Gallery、Art Selfie 等功能發掘更多樂趣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