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自稱倪迂,署嬾瓚、東海瓚、吳倪瓚,變姓名曰奚元朗、曰元映,字元鎮,號雲林,又署雲林子,或雲林散人,別號有五:曰荊蠻民、淨名居士、朱陽館生、蕭閑仙卿、幻霞生,江蘇無錫人,築清閟閣收藏古書畫,繪畫上為「元四家」之一。
本卷書跡共有八紙,其中第二、三、六、七札為真跡。第二札是倪瓚書詩數首給畫家陳植,闡明自己雖處境貧困,但不向人道一字,恪守本心與德行而不自戕。第三札考訂為1372年書,內容是向友人九成問安,並請人封付蒲蔞。第六札是詩札,雖無紀年,但據內容推測,可能是1366年倪瓚由笠澤至松江西邊的泖上,避開戰亂,對前景感到渺然時所書,當時與葉誠等友人見面後,以數首詩歌相贈,以抒發離亂之感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故或是倪瓚晚年流離時所作。第七札是倪瓚寄予周砥之信,信中以詩致贈並談及書法,可能是1359至1360年間所書。
有元一代,趙孟頫書風籠罩書壇,影響至鉅,惟仍有部分書家於趙體外另闢蹊徑,追求個人面貌,倪瓚便是其中一員。倪瓚書法技巧脫自隸法,上溯鍾繇,亦得力於晉唐法度,其用筆收結頓挫明顯,筆畫遒勁,具骨力,圭角突出,結體扁長,秀逸中見沉着勁拔,有古拙韻味,在元代書壇可謂別具一格。徐渭曾說:「倪瓚書從隸入,輒在鍾元常《薦季直表》中奪舍投胎。古而媚,密而散,未可以近而忽之也」,精確道出了倪瓚書法的特色。此四幀書札除可補充倪瓚生平的史料外,於書風上或率意抒放,或嚴謹內歛,皆古意盎然,是了解倪瓚書風的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