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莲鹤方壶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北京市, 中国

方壶形体巨大。壶上有冠盖,长颈,垂腹,圈足。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吭高歌的仙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腹部四角各攀附一飞龙。腹部四角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虎,倾其全力承托重器。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春秋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了飞速发展,如“失蜡法”的发明等。但这一阶段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创新上,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也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如“分铸法”。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即采用分铸法,既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青铜器上动物造型肖像化的潮流。该器曾被郭沬若先生誉为春秋时代之精神象征。1923 年河南新郑出土。

收起展开详情
  • 标题: 莲鹤方壶
  • 实际尺寸: 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公斤
  • 出处: 1923 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市李家楼,时值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来新郑巡访,出面收缴追回了被盗卖的这批国宝,交给河南古物保存所收藏,时人称之为“新郑彝器”。 1937 年7 月7 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危急时刻,河南博物馆选取新郑彝器在内的部分馆藏文物,分装为68 箱,由开封经郑州南下,运抵武汉,暂存在法租界内。 1938 年11 月25 日,河南文物由汉口乘客轮抵达重庆,保存在磁器口中央大学校舍内。 1945 年抗战胜利,不久内战复起,河南存渝古物一直没有回归的机会。 1949 年冬,国民党政府计划把河南博物馆文物全部运往台湾,一部分文物被装机运到台湾,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另一部分文物来不及运走,被留在了重庆。 1950 年,河南省代表会同国家文化部代表共同来到重庆,接收国民党政府在撤退前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河南博物馆文物。文化部挑选新郑、辉县出土的青铜器51 件调往首都北京,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莲鹤方壶中的一只被调往北京,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一只被运回河南,现在保存在河南博物院。
  • 类型: 青铜器
  • 朝代: 春秋后期
故宫博物院

下载该应用

探索博物馆,玩转艺术作品效果、Pocket Gallery、艺术自拍照等功能

首页
探索
玩一玩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