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行草次韻白馬菴夜雨聯句 本幅

陳獻章(1428–1500)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

陳獻章(1428–1500)在明清廣東文化史中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陳獻章在新會講學,因他久居白沙鄉被尊為「白沙先生」。他20 歲(1447)時中舉人,39歲時復遊太學,賦詩論道,被譬為「真儒復出」,名震京師。萬曆二年(1574)明神宗下詔建陳白沙祠以表揚其學養,萬曆十三年(1585)頒布陳獻章的牌位立於孔廟內供奉,白沙先生成為嶺南唯一配享此榮譽的人。

陳獻章主張「以虛靜的心體認天理」,重視「道」與「理」,謂「素琴本無絃」,得魚可忘筌,因此音樂、言語、辭章、書法都只是傳「道」的媒介,刻意雕琢「道」的載體只是捨本逐末。體現在書法上,陳獻章不刻意求工,服膺自然。與講求端整的臺閣體相比,他的書法字畫古拙沉著,墨隨筆運形成乾筆,順勢而為少作提按。他鄉居後甚至因為不便購筆而就地取材束茅而書,形成特有及創新的「茅龍」書法。

陳獻章擅草書,風格上追晉人,旁及唐代歐陽詢,《行草次韻白馬菴夜雨聯句》(1493 年,66 歲)用筆自然,風格樸拙挺拔。陳獻章此蹟晚清傳至甘作蕃(1859–1941)。甘氏好友楊守敬(1839–1915)書引首及題跋。楊氏稱陳獻章書法受唐代張旭、懷素啟發,字畫瘦硬,表現揮灑非凡。他以「鳶飛魚躍」題引首,既讚譽陳獻章的書風如蒼鷹及游魚的自由自在,同時稱許白沙學說使人領悟那存在於天地萬物間生氣潑潑的「道」,讓人擺脫繁瑣的字義鑽研,而能透過虛靜貫通義理。(何碧琪)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 標題: 行草次韻白馬菴夜雨聯句 本幅
  • 建立者: 陳獻章(1428–1500)
  • 建立日期: 弘治癸丑春正月廿日(1493年2月6日)
  • 實際尺寸: 30.5厘米 × 855厘米
  • 出處: 何耀光先生、霍寶材先生、莊潤父子建業有限公司、何善衡慈善基金會、利國偉爵士、麥雅理先生、莊貴侖先生、高登爵士、高福申先生、黎德先生、林柏壽先生、趙從衍先生、劉漢棟先生、楊永德先生、榮鴻慶先生、郭正達先生、利榮森博士、朱孔嘉先生及岑才生先生惠贈
  • 類型: 書法;手卷
  • 權利: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 材質: 水墨
  • 館藏編號: 1973.011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其他項目

下載應用程式

不僅可以探索博物館,還能透過藝術作品效果、Pocket Gallery、Art Selfie 等功能發掘更多樂趣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