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曶鼎铭文拓片

1644/1911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成都市, 中国

曶鼎是西周中期最重要的青铜器之一,其上有长达四百余文字的铭文,是西周中期存在奴隶制的重要文献证明。曶鼎原为清陕西巡抚毕沅所藏,当时钱玷为他的幕僚,毕沅因受累于滥用军需之罪,家产被没收。他的家人遂将此鼎沉于太湖,曶鼎从此失传。四川博物院馆藏《曶鼎铭》拓本纵27.2、横27厘米,含跋文则纵67、横41厘米,跋文为古篆24行、行16至17字不等,第1至11、17、18最末一字均损,其余末行之字损半。此拓本曾为清代金石学家钱玷所拓所藏。拓纸上有钱玷的“献纸所拓”印章一枚,清代收藏家沈树镛的“沈氏吉金乐石”“树镛审定”印。拓本下端有清代金石学家张廷济的题跋和印章“张廷济印”“廷济”“叔未”。故宫博物院碑帖鉴定专家马子云先生目睹此拓后,视为珍稀之品。

收起展开详情
  • 标题: 曶鼎铭文拓片
  • 创作日期: 1644/1911
  • 长度: 66厘米
  • 宽度: 41厘米
四川博物院

下载该应用

探索博物馆,玩转艺术作品效果、Pocket Gallery、艺术自拍照等功能

首页
探索
玩一玩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