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宋王臺圖

吳梅鶴(?–1943)1928年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

1915 年,政府有意發展宋王臺一帶,學者賴際熙、陳伯陶四出奔走,遊說當局收回成命。幾經磋商,官方同意劃定南宋遺跡的範圍,由商人李瑞琴捐建石欄維護宋王臺巨石,又修建磴道及牌坊,營造本地遊覽的景點,藉此將傳統文化的源流於香港這一殖民地上接續。

與友人同遊宋王臺後,吳梅鶴將古代遺址描畫成景深開闊的鄉間景致,其筆下一草一木莫不經由傳統筆墨的演繹,將遊歷所見轉化為紙上尋幽探秘的想像之旅。畫作引領觀者從馬頭涌村往南,踏過小橋流水,經公主墓,再徘徊於二王殿村,亦即當年端宗與帝昺暫居處。沿著蜿蜒山徑信步而行,又見牌坊指引觀者拾級而上,直登宋王臺巨石兀立的頂峰。對於精通舊學的南來文人而言,宋王臺不但記取香港與中原正統王朝的關係,亦確認了政權或有更替,但文化傳統卻不一定隨之斷裂。宋王臺的畫作大抵寄托了文人逃避亂世、致力賡續傳統的心志。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 標題: 宋王臺圖
  • 建立者: 吳梅鶴(?–1943)
  • 建立日期: 1928年
  • 實際尺寸: 28.1厘米 × 32.9厘米
  • 出處: 北山堂惠贈
  • 類型: 繪畫;斗方,香港風景畫
  • 權利: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 材質: 水墨
  • 館藏編號: 2001.0092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下載應用程式

不僅可以探索博物館,還能透過藝術作品效果、Pocket Gallery、Art Selfie 等功能發掘更多樂趣

對Visual arts感興趣嗎?

訂閱 Culture Weekly,接收個人化最新資訊

大功告成!

你將在本週收到第一份 Culture Weekly。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