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戰役是第六次反法同盟裡德意志解放戰爭的決定性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萊比錫戰役亦被稱為「諸民族之戰」。拿破崙以十八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
在萊比錫戰役中,第六次反法同盟死傷約5.4萬人,法軍約死傷3.7萬人,是德意志解放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著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1日進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濳返法國,拿破崙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其他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正式展開,戰敗後,6月22日拿破崙再次宣布退位,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南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六年後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