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春信

1724年 - 1770年7月7日

鈴木春信,是日本江戶時代中期的浮世繪畫家。
早年在京都學藝。首創多色印刷版畫,即是錦絵。1765年在江戶領導了木刻「繪曆」的創製。之後到去世的五年之內創作了20多本插圖書和600幅木刻。紅折繪的發明,使浮世繪印刷用到三或四種顏色,但已經可以在一張紙上印刷大約十種不同的顏色。是鈴木春信首次在浮世繪中使用這種新技術。這種畫叫錦繪,因為它很象美麗的織錦。由於這樣的版畫得到大眾的讚揚,更使春信受到鼓舞而不間斷地繼續工作,直到1770年他去世為止,鈴木春信在他有生之年創作了大約六百多套木版畫,都是在六年間製作的。他所畫的那些腰肢細瘦,手足纖巧,體態輕盈的仕女,幾乎有一種超人的秀美,那特殊風格的面部則缺乏表情。他與前輩畫家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初期畫家們在畫美女像時,總是用色彩暗淡的或素白的背景,而在他的構圖中,則多用自然風景或建築物。但這並非為了要到達寫實主義的效果,反之,春信的美麗的人物繪畫的背景,無論是室內或室外,都浸於一種抒情風味及詩的意境。他用互相調和,或互成對比的豐富色彩,表現出相應結構的每一細節,達到純粹畫意的效果。此外,春信對古典藝術所發生的興趣,使他經常在畫中插入些古詩。
他以創作美人畫最著名,畫的多是詩意環境中身材纖巧的少女。也創作了一些春畫。
關於鈴木春信的生活知道的很少。從他的作品可以看出奧村政信,西川佑信的巨大影響。在明和時代,江戶流行交換圖畫日曆。這些日曆蘊涵了作者大量的創造力,在設計上和色彩的多樣化上的互相競爭,致使彩色印刷出現了長足的進步。
春信的具有根深柢固的日本精神的藝術,對明和時代的版畫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不僅是專門畫仕女圖的大師們,如礒田湖龍齋模仿他的風格,就是擅長畫演員肖像畫的如勝川春章和一筆齋文調也採用他優美的表現手法。直到1770年春信去世後,這些畫家們才恢復個人的獨特風格。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維基百科

探索這位藝術家

157 個項目

網路上的相關作品

並非來自合作夥伴系列作品的藝術品

更多藝術流派

對Visual arts感興趣嗎?

訂閱 Culture Weekly,接收個人化最新資訊

大功告成!

你將在本週收到第一份 Culture Weekly。

使用 Google 進行翻譯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