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三世

1808年4月20日 - 1873年1月9日

拿破仑三世,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或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出生时名为夏尔-路易·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及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亦是其妻约瑟芬皇后的外孙。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之后,在三年后发动了一次政变,获得成功。他随即在次年,亦即拿破仑一世登基第48周年称帝。1870年9月4日,他战败退位。他是法国第一个民选产生的总统和最后一个君主。
拿破仑三世知名的主要原因是,他对外推行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他企图消除欧洲协调对法国的制约,在欧洲范围内,重建法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兰西殖民帝国。拿破仑三世反对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制定的反动主义政策,支持民族主义,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君主。在近东方面,他联同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重建了法国在累范特地区的影响力,为法国取得了马龙尼基督徒保护者的称号。同时间,拿破仑三世在罗马部署部队,防范意大利吞并教宗国。后来他又击败了进犯教宗国的意大利志愿军,因此赢得了国内天主教徒的支持。
在远东方面,拿破仑三世在印度支那和新喀里多尼亚建立了法国殖民地。他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乱中,维护了法国在华利益。不过,由拿破仑三世所发动的对朝鲜的战役,和他所派出的佐幕军事代表团一样,都遭到了失败。他在墨西哥进行的军事干涉,也在墨西哥人的反抗和美国的外交压力之下,被迫结束。
在内政方面,拿破仑三世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取得平衡。不过,他一直在稳步推进改革。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法国经济繁荣,产业开始现代化。他下令对巴黎进行大幅度改造,为现代城市塑造了轮廓。
由于与普鲁士发生的冲突,造就了普法战争,其中的决战色当会战,法军惨败。会战完结后三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三世被迫流亡于英国。1873年,他在英国病逝。
收起展开详情
维基百科

详细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共 269 件藏品

“The Empress is legitimate, my cousin is Republican, Morny is Orleanist, I am a socialist; the only Bonapartist is Persigny, and he is mad.”

拿破仑三世
1808年4月20日 - 1873年1月9日

对历史感兴趣吗?

接收您的个性化 Culture Weekly 更新

您已完成订阅流程!

您的第一期 Culture Weekly 将在本周发放。

首页
探索
玩一玩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