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

南非共和國,通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南大西洋與南印度洋交會處的共和國。南非國土面積超過122萬平方公里,其面積位居世界第24名,在南部沿著南大西洋與南印度洋延伸的海岸線長達2,798公里。南非西部毗鄰納米比亞、北部接壤波札那及辛巴威、東北部鄰接莫三比克及史瓦帝尼。至於「國中之國」賴索托則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擁有三個首都的國家:行政首都為普勒托利亞、立法首都為開普敦、司法首都則為布隆泉。不過,由於每個國家的大使館均設在行政首都普勒托利亞,因此國際社會公認其為南非的首都。至於南非最大的城市與經濟、文化中心則為約翰尼斯堡,其亦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第二大城市以及非洲第三大城市。南非是非洲以至世界上種族及文化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擁有超過6,014萬人口,歐洲移民、印度人及有色人的數量與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
多元的種族與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及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南非人口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著近代南非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早在荷蘭統治時,荷裔的白人移民阿非利卡人就已透過非正式立法來試圖維持歐洲移民的少數統治,且與處於不利地位的黑人展開漫長而激烈的鬥爭。在1948年大選後,國民黨開始執政,阿非利卡人更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而建立了一套種族隔離制度。在1948年至1990年代初的種族隔離時期中,南非的種族衝突與鬥爭達到頂峰。雖然種族隔離時期的大部分白人都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有20%白人並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的壓力則是最終使種族隔離結束的重要因素之一。從1990年起,南非逐漸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但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卻是以相對和平的方式來實現的。此外,南非是在非洲以至其他開發中國家中,少數沒有發生政變的幾個國家之一。1993年的多黨談判會議促使新的南非政府制定與實施擁有堅實人權保護的憲法。
現今的南非經常被人譽為「彩虹之國」,這個名稱最初是由開普敦聖公會的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構思,後來由時任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象徵南非終止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以及新發現的文化多樣性,期許不同種族的人們都可以共同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之中。南非是首個、也是目前唯一自行發展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南非是世界第35大經濟體,為非洲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並擁有全非洲最高的發展水準以及最為現代化的基礎設施,更加是非洲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至於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重要因素則為其擁有非洲以至世界上最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金礦與鑽石。長久以來,南非是一個中等強國及非洲地域大國,亦是聯合國、世行集團、世貿組織、國際貨幣組織、大英國協、南同盟、南共體以及環印聯盟的創始國,更是非洲唯一的二十國集團成員國。雖然近年南非經濟成長呈現放緩跡象,經濟狀況有所好轉。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維基百科

探索這個地點

11,519 個項目

對Food感興趣嗎?

訂閱 Culture Weekly,接收個人化最新資訊

大功告成!

你將在本週收到第一份 Culture Weekly。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