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照片裡的老臺灣

臺灣紀實報導攝影的先驅代表作

高山古情-高山人何去何從(沙拉茅) (1946) 創作者:黃則修國立臺灣美術館

〈高山古情-高山人何去何從(沙拉茅)〉創作時間1956年,是單純的紀實人物面部特寫。畫面中老婦頰上的紋面和口中的煙斗,成為表現台灣原住民的最大特色,而平靜前視的雙眼,表現出人物的沉穩與成熟︒

高山古情-高山老媼 (1954) 創作者:黃則修國立臺灣美術館

〈高山古情-高山老媼〉攝影時間為1954年,拍攝時有意利用攝影技巧以造成彼此差異的效果。作品取景是半身特寫、角度也偏向右方啣細桿煙斗之老媪,整幅焦點完全集中在她的臉部、頭飾和煙斗上,相對之下則使另外兩人面部變小且逐漸模糊,成為襯景。

高山古情-高山少女 (1954) 創作者:黃則修國立臺灣美術館

〈高山古情-高山少女〉攝影時間為1956年,是明顯的人物擺拍作品,採正方形構圖,將主題人物烏來公主安置於溪畔坡石上。女孩半側身斜坐,面向鏡頭呈現年輕姣好面容;垂背長髮和胸前懸掛野豬牙項鍊,讓全作洋溢著和美的原始青春氣息。

高山古情-迎親 (1954) 創作者:黃則修國立臺灣美術館

〈高山古情-迎親〉創作時間1956年,人物是一對盛裝的泰雅族新人;新郎以背椅揹著新婚妻子,也是傳統的婚俗儀式。

兩人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是這張人物攝影的一個特點。

淡河漣漪-牧童與牛 (1942) 創作者:黃則修國立臺灣美術館

〈淡河漣漪-牧童與牛〉攝影時間1942年,拍攝地點是今天臺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照片可看見大屯山的鄉野草地農村風光,這幀二戰後期臺北市郊村童與水牛的「風景照片」,竟是一張明確紀錄台灣近代史的紀實之作。

淡河漣漪-午寐(第二水門外) (1956) 創作者:黃則修國立臺灣美術館

〈淡河漣漪-午寐(第二水門外)〉拍攝創作時間1956年,地點在臺北第二水門外的淡水河岸。作品捕捉河岸上午休時分席地而臥,斜靠在草包枕頭上的年輕車夫,以及身旁同排在臥休中的牛隻;背景中還可見到一輛同樣在休憩中的牛車和旁邊的兩個沙堆;更遠的淡江兩岸,還可見到左側的觀音山和右邊的大屯火山系。是一張極富生活感的優異紀實作品。

街頭藝人 (創作者:鄧南光)國立臺灣美術館

對女性工作者身影的捕捉在鄧南光創作生涯中有一定份量的佔比。〈街頭藝人〉用半蹲的角度左側攝入局部伴侶操作二胡旋律的上半身影及手勢,豐厚被攝主角盲女坐彈月琴的姿態、及二手彈指間流淌音律的想像。

畫面的右下方,是走唱夫妻的隨身提袋上路人獎賞的香煙及火柴盒。

織衣婦女 (創作者:鄧南光)國立臺灣美術館

1960年代的臺灣是個全國國民努力向上、圖發奮強的時代,不但家庭即工廠,婦女們下班後乘座列車上下班的時刻,仍不忘為家人編織毛線、添衣補暖。

作品應該是鄧南光在普通列車上捕捉的光景,晝面中身穿旗袍的婦女, 專注編織的神情,而一旁微笑著的洋服女性,反映出當時女性端莊淑雅的況味。

吹泡泡的小孩 (創作者:鄧南光)國立臺灣美術館

1950年代尚開發中的臺灣, 全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不分彼此為安穩的家積蓄成長、共同努力,〈吹泡泡的小孩〉為招攬生意努力吹出漂亮晶光的泡泡,以至眉頭緊鎖、眼神專注。

整張畫面的張力十足,為時代留下令人甘苦的回味。

合唱 (1961) 創作者:許淵富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品拍攝捕捉國小學生專注於前方的黑影合唱的身影,彷彿可聽到那優美的合聲及旋律。畫面右邊的黑影是指揮者,遮蔽住整體合唱團員的完整性,只留下小學生聚精會神地貫注在指揮者身上飽滿的畫面,賦與畫面一個想像空間。

龍山寺 (創作者:黃則修)國立臺灣美術館

「龍山寺」是作者黃則修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之一,也是開啟台灣專題攝影先河的重要實例。這張作品是一群當地婦女和孩童擠看廟中慶典活動的面孔和表情,攝影時間為1950~1960年代;

不僅是一張張紀實影像的匯聚,更能深刻體現那個特殊年代龍山寺的獨特性和芸芸眾生的精神樣貌。

後街生活 (1961) 創作者:許淵富國立臺灣美術館

這幅作品展現臺灣典型巷弄文化的縮影:窄狹的空間內鄰里間合睦相處, 錯落灑掛的衣被、小孩間的遊戲,甚至在自家門口做起生意,站立在陰影邊抱著哭啼兒童的父親、一旁安撫嬰兒的奶奶,都呈現台灣亂中有序的三代同堂日常生活的寫照。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對Travel感興趣嗎?

訂閱 Culture Weekly,接收個人化最新資訊

大功告成!

你將在本週收到第一份 Culture Weekly。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