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飄洋

1784至1900年遠航來華的美國商人

'Empress of China' arriving at Whampoa (1987) 創作者:Raymond Massey香港海事博物館

1) 夢想東方:踏上遠航之旅

隨著《巴黎和約》簽訂,美國獨立戰爭於1783年9月結束。年輕的美國在尋求機遇及財富的浪潮中,「中國皇后號」率先啟航。 1784年2月22日,「中國皇后號」從紐約起錨,開赴廣州,正式開啟了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 (左圖為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Empress of China' arriving at Whampoa Anchorage (1980/1999) 創作者:Thomas Wesley Freeman香港海事博物館

遠處黃埔島上的琶洲塔,是廣州留存至今的地標建築之一,對此畫的主題和歷史背景提供線索。

近景一艘老式舢板上,留長辮的中國舵手正在操控船槳。這吸引了觀者聚焦於相比之下較為龐大的「中國皇后號」。

「中國皇后號」是第一艘正式駛入中國水域的美國船隻。

懸掛著美國國旗的「中國皇后號」穿梭於多艘中外船舶之間,她的到來,標誌著中美貿易新篇章的開啟。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Health and Sailing Clearance for 'Empress of China' (1784-01-25) 創作者:George Clinton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份「中國皇后號」的檢疫和航行結關證以羊皮紙墨書手寫,蓋紐約州州長喬治·克林頓印章。

此文件貼有一枚多角星型紙花。簽署日期為1784年1月25日。同日,它被送至「中國皇后號」。(費城獨立海港博物館藏品)

Sea-letters requesting safe passage for the 'Empress of China' (1984-01-25) 創作者:George Clinton香港海事博物館

此類通行證的作用是當船隻遇上戰爭或動亂時可以保持中立,避開私掠船或交戰中的海軍。此證對於「中國皇后號」作用也是一樣,尤其是因為「中國皇后號」代表著一個新興國家,將要進行一次環繞大半個地球的航行。(費城獨立海港博物館藏品)

Lemon Basket (1820/1875)香港海事博物館

Lemon Basket (1820/1875)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個水果盤分兩部分,與溫特圖爾博物館收藏的另外兩件水果盤一樣,籃子部分的底下附有以彩料(而非琺瑯彩)寫上「法國製造」的款式。

展品的底座無款,但應為中國製造。 (溫特圖爾博物館藏品)

Cap Francoise (Hispaniola) in the Caribbean archipelago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哥倫比亞」號玻璃畫 (1790/1815)香港海事博物館

1.2) 接踵而來的遠航

受「中國皇后號」首航成功激發,更多美國商人投資或冒險舉帆遠航。對華「貿易熱」勃興,特別是在「新英倫」地區的殖民地港口城市,包括波士頓、費城、紐約和塞勒姆等。貿易熱也刺激資本主義發展,財務專家開始向投資商出售股份,為長途貿易遠航提供資金。

Whaling Barque 'Harmony' of Hull (1928) 創作者:William John Huggins香港海事博物館

海上皮毛貿易以船運制度為基礎,主要是向美國太平洋西北海岸和阿拉斯加的土著採購海瀨或其他動物的皮毛。皮毛主要銷往中國,換取茶葉、絲綢、瓷器等中國貨品,然後運往歐洲及美國銷售。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817) 創作者:John Trumbull香港海事博物館

1.3) 從「傾茶事件」到《獨立宣言》

美國人酷愛喝茶,英國既壟斷北美殖民地的茶葉貿易,又徵收茶葉稅,使雙方關係持續惡化。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茶黨人登上東印度公司的三艘船隻,將價值18,000英鎊的342箱茶葉全部傾入海中,史稱「波士頓傾茶事件」。及後紐約、新澤西等地亦相繼發生傾茶事件,為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埋下伏線。

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商人反抗英國殖民經濟策略的結果。戰事從1775年至1783年持續八年,以英國宣告放棄北美殖民地告終,英美雙方簽訂《巴黎和約》。此場勝利,使美國人擺脫了英國長期以來的殖民統治,為美國的自由經濟掃清障礙。獨立戰爭後美國經濟一片蕭條,海外貿易成為振興經濟的出路。對遠東貿易和財富的渴望,驅使美國商人啟程遠航中國,帶著致富的夢想飄洋過海。

Reverse Glass Portrait of George Washington (1805) 創作者:Unk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玻璃油畫技術似乎於1715年左右由耶穌會教士,特別是朗世寧神父傳入中國。意大利玻璃背畫可追溯到1586年。最早期的中國玻璃油畫主要圍繞中式主題,此類作品至少可以追溯到1769年代。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Jug (pitcher) with a Portrait of George Washington (1800/1810)香港海事博物館

細看壺身的華盛頓肖像,就會發現複製畫像的中國畫工連以網格線打成的版畫陰影也一同摹繪。 (溫特圖爾博物館藏品)

Porcelain Spoon with the Scene of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926)香港海事博物館

湯匙內面繪飾一幅有趣的圖畫,一群美國開國元勳及《獨立宣言》簽署人圍坐一張長桌旁。從書法和拼寫錯誤來看,描摹工序是由中國陶工完成。

鷹上方的匙柄的十三顆藍星代表十三州,象徵這個新國家戰後取得的自由。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Pair of Wine Coasters (1835)香港海事博物館

兩件銀圓盤是西式酒瓶墊,盤緣飾月桂枝紋。

底足帶廣州知名銀匠「其昌」的戳印,樣式屬19世紀中期對美外銷銀器餐具組合之一。

它們屬於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882-1945)。 (何安達藏品)

The arms of William Alexander (創作者:Lord Stirling)香港海事博物館

1.4) 彰顯身份的紋章瓷

自16世紀起,在訂燒瓷器上裝飾徽章標記,成為西方一時的社會風尚。紋章瓷作為外銷瓷的一種,由中國陶匠按照外商提供的紋樣彩繪燒製而成,融合了中國傳統的工藝特點和西方的裝飾風格。(右圖為何安達藏品)

Coats of Arms香港海事博物館

相片來自《1784至1900年遠航來華的美國商人:花旗飄洋》展覽目錄第一冊,p.110-111

Small Sauce Tureen and Oval Dish (1784/1785)香港海事博物館

要數最能代表中美貿易的外銷瓷必然是與辛辛那提協會相關的瓷器,辛辛那提協會成立於1783年,由參與過革命戰爭的軍官為聯誼而組成。 (溫特圖爾博物館藏品)

World Map (1811/1830) 創作者:Coloured by thirteen-year-old George Freeman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是一張19世紀在北美和英國流行給初中年紀學生使用的地理習作。世界各洲和國界外形是印刷的,由學生沿線著色,因而讓學生了解本國而至世界的地理形勢。 (譚廣濂藏品,借展於香港海事博物館)

在這張地圖可以看到獨立戰爭後美國的版圖: 當時美國已經結合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全部,西部在大概北緯42度到加拿大邊境。

但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科羅拉多和現稱新墨西哥、得克薩斯等幾個州份,仍由西班牙控制。

The Hongs of Canton (1830)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2. 口岸通商:中美貿易與條約

廣州因其優越的地位、財富和優雅而被認為是「中華帝國第一城」。在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前,所有中西貿易被限制於廣州進行。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Permission to Export and Notice of Export Taxes (1855)香港海事博物館

清政府對與西方貿易控制甚嚴,特別是實施廣州一口通商的1753年至1840年代間。這份文件證明外商已經繳付全數稅款,並作為出境許可證使用。 (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藏)

Pair of Hong Bowls (1780/1785)香港海事博物館

一對潘趣酒碗,外壁以橫向連環形式展示歐洲駐廣州商行,粵語統稱「十三行」。這類十三行景紋潘趣酒碗約在1780年出現。

Pair of Hong Bowls (1780/1785)香港海事博物館

在18世紀,歐美對華貿易嚴格控制在廣州珠江邊的一條狹長地段上進行。位居其中的十三行,對外國商人而言,兼容辦公、貨倉和住宿功能於一體,他們的活動範圍亦局限在十三行及附近一帶。

Pair of Hong Bowls (1780/1785)香港海事博物館

碗壁描繪的國旗代表丹麥、法國、奧匈帝國、瑞典、英國和荷蘭商行,沒有美國國旗,從此可推斷出製作年份為1780至1784年之間。 (何安達藏品,借展於香港海事博物館)

Salver (1847) 創作者:Chinese, for export to the American market香港海事博物館

長方形委角大銀托盤,模壓邊框,四爪形足上各飾一龍首。托盤正面雕刻廣州的洋行區和美國花園圖像。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品)

View from the American Hong, Canton (創作者:Unknown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由於廣州十三行遠景多以遊覽者視角,從遠處描繪這塊飛地,故這幅描繪美國行館向外眺望的遠景圖頗為罕見。 (匯豐歷史檔案部藏)

從廣州河南遠眺十三行商館區及明輪蒸汽船「Spark」號 (1855) 創作者:庭呱畫室(又稱關聯昌),活躍於1840-1870年香港海事博物館

圖中描繪的廣州市景及商行,乃18-19世紀外銷畫的常見題材。觀者以畫家的視角,透過畫面從河南(今珠海區)望向珠江對岸的十三行。

前景的中國苦力以撣挑或他們的頭部將茶葉抬到船上。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Portrait of Howqua II (Wu Bingjian) (1840) 創作者:Lamqua (Guan Qiaochang)香港海事博物館

啉呱(關喬昌)為資深行商浩官(伍秉鑑,1769-1843)繪製的肖像油畫。這幅知名的半身畫像,展現一臉安詳的浩官。 (弗雷德里克·德拉諾·格蘭特藏品)

Houqua's summer Mandarin garment (1850)香港海事博物館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Letter from Houqua to Messers Lorman and Milnor of Baltimore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份由19世紀中國商人浩官(伍秉鑑)寫的信有趣而罕見。浩官在1843年去世,相信是當時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這封信顯示浩官在普金斯一家的幫助下,除了行商的主要業務外,另有一個賬戶專門處理其廣泛的商業投資。 (愛德華·蒂德曼藏品)

Portrait of Mowqua (Lu Wenjin) (1828) 創作者:George Chinnery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幅肖像的像主是盧文錦,粵語又稱「茂官」,是最富裕的行商之一。他身穿顯示品階的朝服。 「官」這個稱謂代表「官員」。這些行商獲得的官銜並非通過常規的科舉考試,而是以高價從正規官員購得官職。 (匯豐歷史檔案部藏)

Portrait of a Hong Merchant Holding a Snuff Bottle (創作者:Spoilum)香港海事博物館

廣州畫家史貝霖是為西方顧客繪畫布本油畫肖像的中國先驅,布本油畫是充滿西方特色的媒介,但在中國藝術傳統中地位甚低。 (何安達藏品)

Portrait of Stephen Girard (1847) 創作者:Alonzo Chappel香港海事博物館

吉拉德是費城最著名的商人慈善家,也是美國最早的百萬富翁。
在與西印度群島的貿易中發家致富後,吉拉德建立了他的船隊,又參與非法的鴉片貿易。 (費城獨立海港博物館藏品)

Iron-bound Strongbox (1840/1849)香港海事博物館

在陸運和海運得到安全保障之前,保險箱對想運送個人財物的富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費城獨立海港博物館藏品)

Bourdalou (Lady's Urinal) (1811)香港海事博物館

原物主購入這件布爾達盧(女性便壺)時,其實是與連套的咖啡杯碟茶具一同購買的,在現今顧客顧客眼中或許是非比尋常。 (溫特圖爾博物館藏品)

Service (1790/1795) 創作者:Chinese, made for the American market香港海事博物館

餐具以釉上粉彩及描金,構成器沿的彩帶、多角星、矛頭裝飾。中心紋章各有描金「SHE」、「SH」、「HH」、「MH」、「WH」字母花押,大部分外圍飾一周穗帶紋。
塞繆爾·豪威爾是一位參與對華貿易的著名費城商人。這組餐具連同其餘的瓷杯、瓷盤等,是他向訂購中國瓷器餐具的顧客展示的紋飾樣本。

Small Dish (1786/1795)香港海事博物館

小碟中央的圖案源自其中一個以生硬畫風描摹紐約州紋章的摹本,由州長迪威特·克林頓於1778年委約製作。

紋章中左邊是持杖的自由女神,杖上掛著自由之帽;右邊則是蒙眼站著的正義女神,手持天秤。 (溫特圖爾博物館藏品)

Pair of Porcelain Candlesticks (1800/1840)香港海事博物館

此對燭台的紋章以釉上粉彩技法,描飾美國國徽的設計。

胸前帶國旗盾徽的一頭雄鷹,雙爪各持箭鏃(武力)和橄欖枝(和平),象徵美利堅合眾國;環繞鷹頭的放射狀的光束,則應是紐約市徽象徵的標識。

肩部及底座,均勻分佈折枝花卉圖案,結合釉上粉紅、紅色彩繪,是晚清19世紀外銷美國的貿易瓷的常見母題。 (何安達藏品,借展於香港海事博物館)

Painted Shipmodel of the 'Friendship of Salem' (1890)香港海事博物館

三桅帆船模型,帶木座,墨綠船身上塗黑、白色。配備完整的帆和索具,附兩艘划槳艇,置於船尾和甲板上。

Painted Shipmodel of the 'Friendship of Salem' (1890)香港海事博物館

船首像為古典主義女像,手持花環和劍,船尾書有「塞勒姆友誼號」船名。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Photograph of George W. Heard香港海事博物館

(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藏品)

George Heard's Pocket Notebook (1859/1880)香港海事博物館

此件小巧、紅皮封面的筆記本屬喬治·赫德所有。喬治在1859年從巴黎前往香港。筆記本除了記錄他在行程期間經停的港口外,也列出了他準備帶往中國的衣服及其他物品。 (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藏品)

Silk Samples (1850) 創作者:Heard Family Business Records, carton 30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國絲綢和茶葉、精美瓷器,是西洋商人需求最殷的產品之一。這份文件貼有原來的絲綢樣本,是瓊記洋行約於1850年要求訂購的絲綢面料。旁邊註明根據客戶要求,對樣品面料的顏色、圖案作出調整。 (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藏品)

Rent Account Book (1867) 創作者:Russell and Co. Records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本租金賬簿記錄旗昌洋行這家美國商行對進出可能在廣州江邊的碼頭所支付的費用。 (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藏)

Cleveland-Perkins Marriage Settlement (1838) 創作者:Forbes Family Business Records香港海事博物館

(哈佛商學院貝克圖書館藏)

Fuzhou: Pagoda Anchorage (1865)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雖然閩江流經的福州是1842年《南京條約》訂定開放的其中一個通商口岸,但西方船艦根本無法駛入福州,只能停泊在閩江下游馬尾中名為「塔錨地」的水道。

高塔至今仍屹立不倒,連同部分1860年代落成的建築物保存下來,只是它們的所在地已經不再是島嶼。

1860年代,塔錨地成為「運茶比賽」的起點,運茶船比拼出口茶葉,從鄰近的武夷山產茶區取貨裝運回國,茶葉不只是運往英國,還有美國和澳洲。 (何安達藏品)

1870年代初 香港維多利亞城與海港 (1870/1875)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幅特別的外銷畫展現的是維多利亞港,時值香港歷經早期緩慢發展,經濟開始騰飛之際。

近景包含來自英國、美國、法國與荷蘭的船隻,另有大量中國船艇正駛往西區。

一艘飄揚美國旗的輔助蒸汽戰船是本品年代確定為1870年代早期的關鍵。這艘船很可能是美國戰艦「科羅拉多號」,是美國海軍亞洲中隊的旗艦。亞洲中隊在1868年組建,以取代以前的東印度中隊。 (何安達藏品,借展於香港海事博物館)

The 'Boston' in Hong Kong Harbour (1850/1860) 創作者: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由於船舶畫像在歐美商人和使節間頗為流行,因此中國外銷畫家經常以香港維多利亞港的船隻入畫,並以對岸的太平山作為背景。 (迪美博物館借展)

China Trade Portrait of the American Clipper Ship 'Bunker Hill' Entering Hong Kong Harbour (1805/1850)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Punch Bowl (1800/1815)香港海事博物館

3)火船萬里:貿易船舶的演進

前往東方貿易的需求刺激了美國造船業的發展,塞勒姆、波士頓、紐約、費城等港口城市成為造船中心,航運業、航舶修造業等隨之而興起。 (右圖來自溫特圖爾博物館)

Ship's Medicine Chest for the American Vessel 'Caroline' (1840/1860)香港海事博物館

船用藥箱裝有各式的藥膏、藥水和草藥,也包括敷料和繃帶。

半磨砂的藥箱表面塗寫船名「卡洛琳號」。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Private Signals of the Merchants of Boston (1855) 創作者:John T. Smith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張19世紀的大幅紙張顯示所有主要在波士頓港經營的船主的私人旗徽。很多從事中國貿易的美國飛剪式帆船都以波士頓為母港。紙張展示了112 個不同的波士頓商人旗徽,公司名稱則列印其下。這些「私人旗徽」會掛在商船主桅杆的頂部,以便船隻在到達目的地時,讓其他船隻、或者岸上職員辨別船的主人。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Plate (1850/1875)香港海事博物館

正中的圖案為在珠江的一艘槳輪蒸汽船,旁邊是一艘小型的中國商船,而右方則是一艘配三枝船槳的划艇。

船桅上方展示的大背景是一個被遠山遮擋的中國小村莊。

據記錄,第一艘到達廣州港的蒸汽船是「福布斯號」,於1830年被馬地臣作為賭博冒險的一部分從印度加爾各答租用。不過,中國人對「福布斯號」無動於衷,戲稱為「Outside Walkee」。五年之後,怡和洋行第二艘蒸汽船駛來,企圖推銷此型號的蒸汽船給中國人。不過,這艘新的「冒氣船」又一次被當局禁止,原因是引擎室發生一次小火。不過,隨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所造成的惡果,中國人終於不能再忽視這項新科技。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Embroidered Silk Vest with Maritime Motif (1860)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一件精巧的刺繡男士絲質馬甲(背心),馬甲的前後幅均繡有包括明輪蒸汽帆船在內的海事圖案。

此馬甲明顯為船長或船主而製,馬甲的布幅應該於中國刺繡,然後送到西方裁縫。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U.S.S Brooklyn in Rough Seas (1899/1902)香港海事博物館

奇怪的是,畫中船舷槍支的擺放位置並不正確。這些畫通常以艦上水手和軍官為銷售對象,一幅畫若不能準確再現船艦,是無法令他們滿意的。 (愛德華·蒂德曼藏品)

Embroidered Parasol with an Ivory Handle (1810/1880)香港海事博物館

4)居家蒐藏:外銷商品的異國風情

在來華的美國商人之中,有不少是「中國迷」,他們購藏了大量中國的古董珍玩,並建立「中國博物館」及花園,向美國公眾開放。 (右圖為賀祈思藏品)

Henry Francis du Pont's Room香港海事博物館

亨利·法蘭西斯·杜邦(1880-1969)為著名的杜邦家族成員之一,他們在美國製造業上取得成功並致富。亨利的豪宅盡是中國外銷美國市場的家具、瓷器、紡織品等,於1950年代開放為博物館和花園,於公眾參觀。

Chinese Imperial Dragon Barge (1890/1910)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Jug with Floral and Butterfly Motifs (1805/1820)香港海事博物館

銅胎執壺,鼓腹、束頸。主體白地描飾花果及蝴蝶紋。

壺身花果紋中的南瓜母題,亦是廣彩瓷器、漆器等廣州外銷商品的常見裝飾。

廣州最早引入西洋金屬胎畫琺瑯技法,相關器物經粵海關購置,常用於進貢御用。 (羅斯瑪麗·S·維托爾藏品)

Pitcher (1833) 創作者:Tucker Factory, Philadelphia香港海事博物館

鷹作為美利堅這個新成立國家的象徵,最早於18世紀末出現於美國商人定制的中國外銷瓷器上。 (費城藝術博物館藏品)

Illustrated Page from 'China Factory Pattern Book' (1832/1838) 創作者:Thomas Tucker香港海事博物館

作為塔克瓷器廠的產品設計樣本,其紋樣圖冊包含兩種不同的瓷瓶設計,各在側壁以水粉技法施繪花卉和風景畫;瓶頸、底座和把手繪棕色,代表描金裝飾。 (費城藝術博物館藏品)

Urn with Cover (1780/1800)香港海事博物館

此壺代表了美國如何將新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融入在18至19世紀之交定制的中國外銷瓷中。

(費城藝術博物館藏品)

Women's Dresses香港海事博物館

相片來自《1784至1900年遠航來華的美國商人:花旗飄洋》展覽目錄第一及第二冊

Canton Lacquer Shop (1847) 創作者:Tingqua (Guan Liachang)香港海事博物館

畫作展示一家營業中的漆器店,店內貨架擺放描金和黑漆盒及托盤。廣州商舖帶來的視覺衝擊及其商品陳列的吸引力,在外銷畫中自成一個類型。

由此可見,商舖場景作為受歡迎的紀念品出現,證明對於西方遊客來說,逛商舖是一種無與倫比的體驗。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Black Lacquered and Gilt-decorated Furniture (1805/1815)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件家具具有19世紀上半葉中國外銷家具的一些特點。

Black Lacquered and Gilt-decorated Furniture (1805/1815)香港海事博物館

黑漆地滿佈金飾圖案,描繪中國人物、庭院及山水小景及花卉紋飾。西式形制和用途與東亞的漆飾技法融合一起。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American Settlement in the Shanghai Bund (1855)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5)異鄉生活:美國商人在華社區

鴉片戰爭後,上海闢為商埠,美國人對華駐居地轉移至此。 (右圖為陳康瑞、陳雪兒藏品,借展於香港海事博物館)

Shanghai: The Premises of Hiram Fogg & Co. (1860) 創作者:Attributed to Chow Kwa香港海事博物館

埃德蒙·海蘭·福格(1812-1860)是最早一批到上海經商的美國人。他於1848年創辦了進行一般商貿和拍賣交易的豐裕洋行。畫中的房子建於1859年,位於靠近法租界的外灘西端。同年他返回美國,不久後便去世。 (馬丁·格雷戈里藏品)

Nathaniel Kinsman's Residence at Macau (1843) 創作者:Lamqua香港海事博物館

納撒尼爾·金斯曼是麻省塞勒姆的船貨商人。他初為職員,然後擔任塞勒姆最大船東之一的威廉·格雷的船貨總監。 1830至1832年,他成為「降落傘號」的船貨總監,他亦持有該船的部分所有權。 (愛德華·蒂德曼藏品)

Nathaniel Kinsman's Residence at Macau (1843) 創作者:Lamqua香港海事博物館

納撒尼爾與其妻子和其他幾個家屬離開塞勒姆出發往廣州。全家於1843年10月抵達中國澳門。 (愛德華·蒂德曼藏品)

Verandah Chair with Headrest and Extension for Legs (1810/1890)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類藤椅特別適合廣州、澳門、香港這些亞熱帶城市使用,同樣也暢銷歐美。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Portrait of Harriet Low in a Blue Dress with White Collar (1847) 創作者:George Chinnery香港海事博物館

5.3)中美婦女足跡

與中美貿易歷史交織在一起的,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中美婦女故事。 1831年清朝頒布的《防範夷人章程八條》規定:「夷人私帶番婦住館及在省乘坐肩輿,均應禁止也。」

1829年,來自塞勒姆、年僅20歲的哈麗雅特·洛爾,隨其商人叔父威廉·亨利·洛爾和叔母前往澳門,成為第一位有記錄的來華美國婦女。居住澳門期間,她結識了中國富商茂官、東印度公司醫生郭雷樞、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等。 1830年,她及叔母喬裝成男子,踏足當時嚴禁西方女子進入的廣州,引起一時轟動。 (凱爾頓基金會藏品)

Soup Tureen and Cover (1865) 創作者:Chinese, for export to the American market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個帶蓋湯碗屬於哈麗雅特·洛爾的祖父- 阿貝爾·阿博特·洛爾。湯碗呈卵圓型,外撇的圈足飾以浮雕花葉紋,其上是內彎的素淨折肩,外翻的邊沿飾有鑄花。碗身暗啞色的背景上有中國士兵穿越丘陵,途徑一座涼亭,畫面正中留有一小片橢圓形開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購藏)

Portrait of a Tanka boatwoman (創作者:George Chinnery)香港海事博物館

19世紀,香港曾有一段「受保護婦女」的歷史,而廣東蜑家女子吳阿嬌就是其中的關鍵人物。她在美國船長詹姆斯·恩迪科特的保護下從事販運鴉片和投資地產等行業。 (何安達借展)

Portrait of an American Man, Chinese artist, 1800/1820,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Portrait of American Woman, Chinese artist, 1800/1820,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圖繪一男一女,共同代表一國之人種,這種類似民族志的視覺形式可上溯至清乾隆朝制的《職貢圖》。 (何安達借展)

A Mother and Child with a View of the Canton Waterfront in the Background (1870/1879) 創作者:Unknown Chinese artist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幅圖像描繪珠江河岸內的母與子與女僕形象,構圖讓人充滿想像。

年輕婦女橫臥於廣式嵌雲石羅漢椅上,輕托香腮,身旁的嬰孩手執團扇。

扇上飾有喜鵲雪景,與廣州的炎夏相映成趣。

令人玩味的是,畫中的室內究竟是在房屋內,抑或是江濱的花艇內景?

而左上角有廣州口岸景觀,是珠江岸旁建築物窗外的實景,或是掛在帶框的「畫中畫」?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Flower Boat Model with Painted Figures (1800)香港海事博物館

象牙船下托螺鈿漆木座,仿照「花船」(又稱「遊樂船」)建造。該類船舶曾是富商巨賈在廣州與黃埔之間的水域舉行歌舞宴之用。在珠江上來回穿梭的花船裝飾華麗,是外國商人在船上觀賞各式中國傳統娛樂的船艇。此象牙船上手持樂器的紅衣及綠衣女子,便是表演人員。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Embroidered and Painted Fan with Bird Motifs (1805/1890)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團扇乃是中西文化交融之產品,兩面各施以刺繡及水粉繪畫技法。

此類裝飾性的扇子是專供外銷的商品,「中國皇后號」運往美國的船貨上亦包括扇子。 (賀祈思藏品)

Organizer and Sponsors,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Sponsors of the Exhibition,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List of Lenders,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Copyright credits,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The Dragon and the Eagle: American Traders in China, A Century of Trade from 1784 to 1900 exhibition ran from December 14, 2018 to April 14, 2019, 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and curated by Dr. Libby Chan (HKMM).


The design of the online exhibition is assisted by Mr. Huzeyfe Kiran and Ms. Astrid Kwok.

《花旗飄洋—1784 至1900 年遠航來華的美國商人》展覽為香港海事博物館策展籌劃,本館策展人為陳麗碧博士,展期為2018 年12 月14 日至2019 年4 月14 日。


網上展覽設計鳴謝Huzeyfe Kiran先生 及郭鍶淇女士協助。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