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內戰是20世紀的決定性時刻之一。意識形態與武力的衝擊是很殘酷的鬥爭,可以將一個國家撕裂分開。
雖然戰爭是開始於 1936 年 7 月,但這個國家的裂縫卻已經形成幾十年了。抗爭西班牙民選政府的將軍們試圖要在社會、文化以及政治變革上將時光倒轉。
政變逐漸擴大為歷時三年之久的自相殘殺衝突。對很多觀察家來說,國際化的衝突轉變為全歐洲 (Europe-wide) 在法西斯主義 (fascism) 和民主之間的鬥爭。
當美國大使克勞德‧鮑爾斯 (Claude Bowers) 說自己正在觀看二次世界大戰的「彩排」時,其實也相去不遠矣。
一個不斷發展的故事
西班牙內戰已經受到全球歷史學家、作家、詩人以及電影製片人的關注。
一直到 1975 年佛朗哥 (Franco) 過世後,也只有一部由外國史學家 ─ 尤其是英國和北美的歷史學家 ─ 所完成的反政府記述文文字記載歷史問世。
但是現今歷史學家再次著手他們自己的民族歷史,並妥協於幾十年來造成他們國家傷痕累累的衝突。
"所有西班牙人 (Spaniards) 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共和國 (Republic) 的憲法
第二共和國的聲明書
1931 年 4 月,隨著普里莫‧德里維拉將軍 (General Miguel Primo de Rivera) 七年獨裁政府的倒台,以及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的抗戰, 西班牙首次宣布獲得真正的民主。
對共和軍 (Republican)、 社會黨 (Socialist) 政治家、以及數千名農村和 城市的工人,新的政權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現代化、 民主以及社會公正的象徵。共和軍社會主義聯盟 (Republican-Socialist coalition) 開始 計畫野心勃勃的改變,企圖要改革勞工與農業、政教分離 以及軍事政治化。
人民陣線
1933 年 11 月,一個右翼聯盟獲得 推選。它推翻了前兩年的改革。1934 年 10 月,法蘭西斯主義的旁支西班牙自主經營權聯合會 (CEDA party) 加入政府,社會黨黨員發起罷工。 在阿斯圖里亞斯,這種罷工演變成武裝起義。佛朗哥將軍利用非洲軍隊, 以極殘忍的手段鎮壓起義。
然而,在 1936 年 2 月,「人民陣線」聯盟的 左派和共和軍贏得選舉。由曼努埃爾‧阿薩尼亞 (Manuel Azaña) 作為領導人,他們 承諾 將進一步改革。突然間 一切即將改變。
"「(我們將) 鞏固民主。」
"
曼努埃爾‧阿薩尼亞
曼努埃爾‧阿薩尼亞
曼努埃爾‧阿薩尼亞是 20 世紀西班牙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在第二共和國期間,他擔任戰事的部長、 兩次的首相以及內戰期間的總統。 他創立共和左派 (Izquierda Republicana),並非常堅定地 改革軍事及教育。
共和軍的士兵在巴塞隆納 (Barcelona) 的街頭鬥爭中對抗國民軍的叛軍,1936 年 7 月
政變
1936 年 2 月的選舉後,右翼 政客和軍隊將領開始擔心他們所見到來那些自左翼人士的 「共產主義化的」影響力。他們秘密地著手起義計畫。 作為逐漸擴大的法西斯運動成員 ─ 長槍黨 (Falange) ─ 他們與左翼份子 在街上發生衝突,政治與社會變成兩極化,而 政治暴力逐漸擴大。
7 月 13 日,一位傑出的右翼領導人何塞·卡爾沃‧索特洛 (José Calvo Sotelo), 遭到共和軍攻擊後衛隊 (Republican Assault Guards) 殺害。這次襲擊是為了報復 他們的同事何塞·卡斯蒂略中將 (Lieutenant José Castillo) 被殺害;這件事替 埃米利奧‧莫拉 (Emilio Mola) 領導的 將領們提供了一個策畫政變的藉口。7 月 17 日, 摩洛哥的駐防軍隊崛起,叛亂迅速蔓延至西班牙本土, 整個國家在政治上、地理上以及軍事帳都被一分為二。
無路可退:佛朗哥與莫拉 戰場上的佛朗哥
埃米利奧‧莫拉 (Emilio Mola)
埃米利奧·莫拉是 1936 年政變的總策劃和作戰指揮。他曾在摩洛哥戰爭中服役,於 1930 年擔任安全指揮上將 (Director General of Security),後來與共和軍發生衝突。跟隨著佛朗哥, 他們一起在叛軍佔據的西班牙協調並策劃了一場殘酷的鎮壓。1937 年 6 月,他在一次飛機失事中 身亡。
"「散播恐怖是必要的......毫無顧忌或毫不猶豫地消除所有那些不認同我們作為的人。」"
埃米利奧‧莫拉,1936 年 7 月
"「法西斯主義者不得通過!不得通過!」"
共產主義者多蘿蕾絲‧依芭盧莉 (Dolores Ibárruri),1936 年 7 月
國際性的戰爭
雖然國家核心發生國際化衝突, 國際間的勢力對於內戰結果是至關重要的。
在全球主要勢力的互不侵犯條約 (Non-Intervention Agreement) 之下, 發生衝突的雙方在購買或接受戰爭物資上的權力都遭到否認。
但是這個條約卻不斷受到藐視,尤其是德國納粹、義大利 以及蘇聯。不過,當共和國奮力要得到武器跟裝備時, 甚至是必須仰賴蘇聯的援助,共和軍卻收到法西斯黨提供的 源源不絕武器。這便是佛朗哥獲勝的關鍵原因,也注定了共和國的滅亡。
法西斯聯盟 (Fascists Unite)
在戰爭的最初,希特勒與墨索里尼 (Mussolini) 派飛機 將國民軍非洲軍團 (Nationalist African Army) 從摩洛哥運送至西班牙本土。這是戰爭中最重要的 外國干預之一,也大大地影響到 戰爭的結果。
希特勒向德國禿鷹軍團 (German Condor Legion) 的部隊致敬
國際縱隊
國際縱隊 是自願對抗共和國的志願者組成的。他們 是由第三國際 (Comintern) (本名共產國際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所募兵組織而成的軍隊。超過 35,000 名志願者加入這個縱隊,並參加國際醫療服務,許多人都是 來自歐洲法西斯獨裁政權的流亡者。法國、德國、波蘭以及 義大利都提供大量的成員,但也有來自英國、 美國以及加拿大的志願者。
道格拉斯·羅奇 (Douglas Roach) (R) 與亞伯拉罕·林肯旅 (Abraham Lincoln Brigade) 的一位成員
"「你會贏得勝利,但你不會因此使他人服氣,你會贏是因為你有足夠的蠻力,但別人不會因此對你信服。」"
米蓋爾·德·烏納穆諾 (Miguel de Unamuno)
後衛部隊 (Rearguard) 的恐怖統治 (Terror)
起義解除了恐怖統治在兩個地區的 束縛。在叛軍的領土,那些左派及共和主義 (Republicanism) 的後衛部隊隊員受到監禁或處決。這種「淨化 (purge)」獲得軍隊的同意,認為暴力必須從西班牙被淨化。
在 共和軍區,有一波 反抗政變支持者的革命暴力產生:大地主、 當地政治領袖、企業家、軍官、牧師以及 其他有政治權力的人。
馬德里之戰 (The Battle for Madrid)
1936 年 11 月, 叛軍到達馬德里的郊區。確定這個城市淪陷後,國民政府 逃到了巴倫西亞 (Valencia)。但是, 國民軍受到情緒激昂的民眾阻撓,而民兵部隊 決定要讓馬德里成為「法西斯主義的墳墓」。11 月 8 日,第十一國際縱隊受到獲釋的馬德里人歡迎。使用前蘇聯交付的武器,他們 在捍衛首都上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一位來自馬德里,在教堂中避難女孩,她已失去家園
馬拉加 (Malaga) 的垮台以及瓜達拉哈拉之戰 (Battle of Guadalajara)
1937 年 2 月 7 日,義大利以及西班牙軍隊擊敗了 馬拉加南部城市的微弱防禦;共和軍 被拘留,並大規模處決。
得志於這次成功,墨索里尼說服 佛朗哥針對東馬德里發動雙管齊下的進攻。義大利軍隊攻擊瓜達拉哈拉, 並由西班牙軍隊支援從哈拉瑪 (Jarama) 移動至埃納雷斯堡 (Alacá de Henares)。
然而 義大利人很快就受到惡劣的氣候條件影響以及 共和軍猛烈的抵抗而無法動彈。
當佛朗哥的「魔掌」伸出失敗,狂怒的 墨索里尼看起來就像濕透的部隊進行綜合佈線一樣令人毛骨悚然。
「Miliciana」:共和軍區的女性
在共和軍區,女性在政治上大規模動員,加入現有政黨、工會以及全女性的政治團體。
女性也手持武器,身穿藍色工作服的 miliciana (意即女民兵), 成為革命以及反法西斯抗爭的強烈印象。 然而,這個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 大膽突破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戰爭的進行,婦女們回到 家門前從事救濟、護理以及 工業生產的工作。
北方的戰役以及格爾尼卡 (Guernica) 的轟炸
儘管他們發起天主教運動,國家北方的巴斯克 (Basque) 區 仍然忠於共和國。 當叛軍接近畢爾巴鄂 (Bilbao),德國禿鷹軍團對格爾尼卡的這個小鎮進行轟炸,夷為平地。
隨著巴斯克區的士氣轉弱,畢爾巴鄂 於 1937 年 6 月失守;共和國試圖要藉由在布魯內特 (Brunete) 發動一場攻擊已釋放壓力,但國民軍利用人數優勢讓他們退縮了。反叛軍持續 他們北方的攻擊,在八月下旬進軍至桑坦德 (Santander)。共和國 以打開亞拉岡自治區 (Aragon) 的前線,目標攻下薩拉戈薩 (Zaragoza) 作為回應。國際縱隊 拿下昆圖 (Quinto) 和貝爾奇特 (Belchite),但主要的目標仍未到手。 10 月,巴斯克區以及阿斯圖里亞斯落到反叛軍手中。
遊行中的禿鷹軍團 出身禿鷹軍團的男士們
佛朗哥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Francisco Franco Bahamonde) 於1892 年 12 月 出生在拉科魯尼亞省 (La Coruña) 的費羅爾 (Ferrol)。他出身於一個軍事家庭,做為一位 年輕的士兵,他在西班牙摩洛哥的殖民戰爭中奮力抗戰。
他隸屬於 反抗軍將軍的軍團,該軍團精心策劃安排 後來擴大為西班牙內戰的那場 1936 年 7 月軍事政變。
1936 年 10 月 1 日, 佛朗哥獲頒為反叛區軍隊的大元帥, 以及「民族主義」國家的首長。隨著軍隊在 1939 年 4 月 1 日的勝利, 法蘭哥一直到 1975 年逝世都擔任統治西班牙的 獨裁者。
軍事行動:從特魯埃爾 (Teruel) 到埃布羅
1937 年 12 月共和國對特魯埃爾發動突擊 並拿下這個城市,但法蘭哥的軍隊在 1938 年 2 月奪回此城市。隨之而來的是國民軍在亞拉岡自治區將共和軍的領土一分為二。緊接而至的是對巴倫西亞的攻擊。為了要釋放壓力,共和軍和國際縱隊進一步跨越埃布羅河 (River Ebro)。這場戰役持續了三個月, 於是筋疲力竭的「埃布羅軍隊」被迫回到河的另一邊。
國際縱隊的撤退
各國間的參與已經 決定大部分戰爭的過程;這也決定戰爭的結果。
在 1938 年 9 月的慕尼黑會議 (Munich Conference) 上,英國和法國的 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ia) 對希特勒的投降已經生效;西班牙的命運也 隨之趨於平緩。
共和國從民主政體保護國家 毫無希望,但總理朱安‧涅格林 (Juan Negrín) 從國際縱隊抽身後, 希望佛朗哥可以除掉德國及義大利的軍隊。
國際外交 對這種試圖發出最後一擊置若罔聞。1938 年冬天, 佛朗哥著眼於加泰羅尼亞 (Catalonia),他的軍隊於 1939 年 1 月 進入巴塞隆納。
"「您可以帶著榮耀離去。您是歷史。您也是傳說。您是民主團結及普遍化的英勇楷模...。我們不會忘記您;當象徵和平的橄欖樹將葉子至於前方,與西班牙共和國 (Spanish Republic) 勝利的桂冠交織在一起時,請回來吧!」"
多蘿蕾絲‧依芭盧莉告別國際縱隊,1938 年 10 月
流亡者
隨著加泰隆尼亞 (Cataluña) 在 1939 年 2 月的落敗,大量的流亡人潮跨越法國的邊界。 超過 50 萬的共和國國民、 士兵以及國際宗隊隊員逃往佛朗哥那 正在行進中的軍隊,造就了不可逆的旅程。
在精疲力竭又帶著恐懼的情況下, 他們在邊境的另一邊遭到法國當局監禁於居留營中。 他們在惡劣的條件下受苦;許多人死於疾病 以及飢餓。在這些流亡者中,最知名的就是詩人安東尼奧·馬查多 (Antonio Machado), 他在跨越邊界後幾天就過世了, 海葬於 Collioure (科利烏爾)。他最著名的詩歌之一《Caminante no hay Camio》(意即《旅人啊,前方無路可走》) 所表現的就是這些 流亡者的失落感、勇氣以及 無地方性的辛酸。
流亡者家庭 在法國的西班牙流亡者
"我們看到這條
再也不能踏上的路
旅人啊,前方已無路可走,我們只能在海面上醒來。"
安東尼奧‧馬查多
卡薩多政變 (Casado Coup) 以及戰爭的結束
1939 年 3 月,陸軍上校卡薩多, 同時也是共和國中央軍隊指揮官,發起一場混亂的叛亂,對抗 他自己的政府。由於不滿持續抵抗政策的逼迫, 他認為他應該要以無報復的方式進行和平談判。
佛朗哥拒絕他的預想, 並被迫投降。3 月 27 日,叛軍進入馬德里; 四天後,所有的西班牙土地都落在他們手中。隔天, 佛朗哥宣布敵對結束。
內戰結束,但對於 數千名逃亡的流亡者以及驚恐的共和國國民,恐怖行動 才剛開始而已。
最後站著的人:佛朗哥的統治超過了 30 年
—Dr Maria Thomas, Author & Postdoctoral Resear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