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的倒塌:啟示而非革命

「搖滾樂、影片、牛仔褲、速食、新聞網路和衛星電視能發揮比整個紅軍更強大的力量。」

建立單位:Google 藝術與文化

"為什麼柏林圍牆會在 1989 年11 月倒塌?"

西方世界的電視畫面所透露的訊息似乎暗示著,1989 年共產制度的崩解是因為人們對於自由與民主的嚮往。某些歷史學家更宣稱這是西方民主制度對抗其他政治制度的最終勝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終於明白 1989 年的事件更像是代表一種失效制度的瓦解,而非西方世界的勝利或是為了民主而興起的人民起義。

Berliners Celebrate, Steve Eason, 1989-12-3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Getty Images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柏林的慶祝活動

Party On The Berlin Wall, Steve Eason, 1989-12-3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Getty Images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柏林圍牆上的派對:回應雷根的戰鬥口號:「推倒這堵牆!」

"柏林圍牆倒塌到底代表著什麼樣的歷史意義?我們是否走到了如同福山 (Francis Fukuyama) 所定義的「歷史盡頭」?

無疑的,此事件是歷史的轉捩點;它不僅僅意味著從 1945 年起就支配著歐洲的冷戰已經結束,更象徵著自 1917 年以來就統治著俄羅斯的共產制度已然瓦解。
 
從東歐到俄羅斯,隨著許多國家脫離蘇聯獨立,各國的共產政權也開始出現了變化。"

"「我們所見證的,不僅僅是冷戰的結束,或是後冷戰歷史一個特殊時期的過程,而是宣告某個歷史階段的終結,也就是人類意識型態演變的終點,而受到普遍採行的西式自由民主,也成為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

"
法蘭西斯·福山,摘自《The End of History & The Last Man》

Berliner Mauer, 1989,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Robert Havemann Gesellschaft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Carrying Nyerere, Keystone, 1961-01-0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Getty Images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坦尚尼亞於 1961 年獨立

隨著去殖民化終結了歐洲人對於非洲與亞洲的統治,許多新興國家孕育而生。此時的蘇聯也因為支持推翻帝國主義統治而成為此一進程的受惠者。然而,這些國家通常也成為冷戰的戰場。以南越為例,越共背後的資助者就是蘇聯。

Gun Running, Keystone, 1968-04-18,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Getty Images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越戰時期的美國海軍陸戰隊,1968 年 4 月

Soldiers In Action, Central Press, 1969-04-10,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Getty Images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蘇聯支持的越共

"「在 1950 年代,蘇聯看似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由於蘇聯在軍事和重工業產品的生產方面變得既豐富又有效率,使得美國中央情報局高估了蘇聯的國力,他們甚至預測,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在 2000 年時將會達到美國的三倍。 

Soviet Exhibition Of Their Own Satellites In Their Own Pavillion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Memo Of The Ussr, Carl Mydans,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Howard Sochurek, 1958-06,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44Th Anniversary Parade Of The Revolution, James Whitmore, 1961-1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如火箭和人造衛星等許多科學方面的進展讓蘇聯獲益匪淺,這些成就通常源自於透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所獲得的知識。 位於哈薩克的一處集體農場使用現代化機械進行耕作 1961 年莫斯科的革命週年遊行

不過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 (GDP) 成長並不如美國 GDP 來得快速,而且蘇聯還必須投入至少超過美國兩倍的經費才能趕上美國在飛彈及地面部隊方面的軍力。雖然這樣的花費難以持久,但唯有如此蘇聯才能夠展現他們與西方世界一較高下的實力。

Carl Mydans, 1960,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蘇聯在 1960 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閱兵上展現強大軍力

Howard Sochurek, 1958-05,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在 1958 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慶典中參加閱兵的俄國軍官

Apollo 11, 1969-07,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此外,這兩大超級強權還花費了大量金錢來爭取所謂「太空競賽」的勝利。當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波尼克號」(下圖) 於 1957 年被送入運行軌道時,蘇聯似乎取得了領先的地位。

Walter Sanders, 1959-06,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Kitchen Appliances, Francis Miller,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電冰箱,代表西方社會進步的里程碑

Life Of A Worker And His Family In The Ussr, Edward Clark,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對於蘇聯的工人和他們的家人來說,生活是相當艱困的

Nixon Kitchen Debate, Howard Sochurek, 1959-07-25,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赫魯雪夫與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在 1959 年的美國國家展覽會上會面

Nixon Kitchen Debate, Howard Sochurek, 1959-07-25,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軍備競賽轉變成為消費力的競爭,而這也是美國有信心能贏得勝利的戰爭

"雖然蘇聯一再地否認,但該國的生活水準遠遠低於美國,甚至就連 1920 年代的美國人也會感到震驚。"

Baby carriages alongside a queue in front of a grocery shop., 1980, 原始來源:Włodzimierz Wasyluk/REPORTER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雜貨店前面的排隊人潮在當時的蘇聯相當普遍

Life Of A Worker And His Family In The Ussr, Edward Clark,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蘇聯工人的生活水準遠低於西方勞動階層的標準

當時的蘇聯總理赫魯雪夫認為宣傳是最重要的工具。他一再強調蘇聯能夠生產美國所擁有的任何東西,在創新方面更遠遠勝過對方。

Carl Mydans, 1960-07,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蘇聯在重工業產品的生產方面確實相當豐富

Soviet Farming, Carl Mydans, 1961-02-02,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Woodstock, Bill Eppridge, 1969-08,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生活水準的差異非常明顯。甚至連蘇聯的青少年都開始瞭解西方世界在時尚與生活型態的轉變。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起而跟隨西方的流行事物,但要完全仿效所謂的「牛仔褲」文化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蘇聯也從未設法生產他們自己的牛仔褲,雖然這些都是「工人」階級的服裝。"

Life Of A Worker And His Family In The Ussr, Edward Clark,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蘇聯工人的生活與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有極大差異

Chevrolet Factory In Tarrytown, N.Y., Fritz Goro,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美國的製造業在任何時期都相當現代化

Ralph Morse, 1960-02,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Co Rentmeester, 1972-10-27,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New York State Suburban Living, Alfred Eisenstaedt, 1942,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現代美國家庭主婦的廚房用具 拍立得相機在當時是一個革命性的新產品 美國的郊區生活

綜觀整個 20 世紀,從相機、汽車到牛仔褲,美國無疑地在創新方面獨佔領先地位。

蘇聯的計劃經濟從根本上就是個有缺陷的制度:它無法針對消費者需求、相對價格或生產方面的變動做出適當反應。計劃者也缺乏足夠的資訊,因此無法以最佳方式分配資源。這套制度從一開始就不夠健全,因此要維持整個系統的運作也是不可能的任務。

Howard Sochurek, 1959,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人龍在莫斯科的食品市場相當常見

"當油價在 1970 年代急速攀升時,蘇聯發現它能夠利用這項收益來維持經濟成長並與美國競爭。"

"蘇聯的計劃經濟從根本上就是個有缺陷的制度;如果不是因為油價的高漲,蘇聯瓦解的速度將會更快。"

Soviet Union, Stan Wayman, 1963,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位於亞塞拜然巴庫地區的油井

Rumania, John Phillips, 1938,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位於羅馬尼亞的油井

James Whitmore, 196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位於烏法的煉油廠。

1979 可說是動盪的一年,其劇烈程度甚至超過了 1989。包括伊朗革命、中國經濟改革的開始、柴契爾夫人掌握英國政權,以及蘇聯入侵阿富汗,無不顯示此時的世界正經歷巨變。

Time Covers -The 80S, 1985-09-23,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Time Covers -The 80S, 1980-01-14,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Time Covers -The 80S, 1981-02-16,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Time Covers - The 70S, 1979-02-26,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當戈巴契夫掌權時,他意識到蘇聯也不得不進行改變。他開始實施兩項重大計劃,試圖讓蘇聯的國力變得更強大,這兩項計劃就是所謂的 Perestroika (重建) 和 Glasnost (公開化)。

Perestroika 的意思是經濟重建,然而這項計劃從未成功。當時不但經濟開始倒退,經濟問題還變得更為嚴重。

Glasnost 的意思是就是新一波的透明化措施,並向蘇聯人民開誠布公。然而,在受到經濟衰退的連累之下,「公開化」反而帶動了抗議風潮,其連鎖反應更是脫離了共黨的掌控。這股新的「自由」風潮蔓延到全蘇聯,引發一場類似革命的騷動。

Soviet Farming, Carl Mydans, 1961-02-02,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Czechoslovakian Crisis, Bill Ray, 1968-08,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Perestroika - Wer ist dagegen?" "Perestroika - Wer ist dagegen?", 1982,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DDR Museum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重建」的目的是為了要扭轉蘇聯的經濟

Gorbachev, Keystone, 1985-10-0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Getty Images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戈巴契夫訪問保加利亞:「公開化」的目的是為了要打擊國內的貪腐,但反而激起人民對於國家的不滿,因而造成了一連串的抗議與示威

辛納屈主義 (源自於法蘭克辛納屈的「My Way」這首歌) 允許東歐國家追求他們「自己的道路」。這對於過去曾遭受佔領及武力鎮壓的國家 (例如蘇聯坦克在 1950 年代長驅直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內) 來說無疑是重大的轉折。

辛納屈主義伴隨著「公開化」衍生出許多的問題。遠在 1989 年 11 月之前,蘇聯的解體從巴爾幹半島國家、匈牙利、波蘭,甚至是柏林等地區變得更為明顯。戈巴契夫和他的黨已經失去掌控的能力。

Time Covers - The 90's, 1990-03-12,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Czechoslovakian Crisis, Bill Ray, 1968-08,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LIFE Photo Collection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蘇聯的瓦解已是時勢所趨 蘇聯已無法再像 1968 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樣掌控威勢

Montagsdemonstration in Leipzig, 1989-10-09,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Robert Havemann Gesellschaft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1989 年 10 月,將近 9 萬人在萊比錫示威遊行反對東德政府的統治

在 1989 年東歐發生的一連串事件連帶造成了柏林圍牆的倒塌;這是一個體制在失效之後的必然結果,雖然它曾試圖進行自我改革,卻終究是徒勞無功。

Protestdemonstration gegen die Einsetzung von Egon Krenz als Staatschef der DDR, 1989-10-24,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Robert Havemann Gesellschaft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Menschenmenge am Checkpoint Charlie, 1989-1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Robert Havemann Gesellschaft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1989年,位於柏林的查理檢查哨

East Berliners Climb Wall, Steve Eason, 1989-12-31,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Getty Images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1989 年 12 月 31 日,東柏林人慶祝城市分裂的結束

然而,柏林圍牆的倒塌並不能視為是西方世界的勝利或「歷史的終結」。與其說這是一場革命,倒不如說這是一個啟示:它讓人們瞭解計劃經濟是不可行的制度。東歐人民所真正嚮往的並不是民主和自由,而是舒適的生活方式,這也是計劃經濟所不能給予的。



我們可以說,共產制度的瓦解也象徵著全球兩極體系的結束。23 年後的今天,這個世界變得更加複雜。世界舞台出現了新的強權 - 中國,以及包括俄羅斯聯邦在內的其他勢力,這些國家在世界上仍然發揮強大的影響力。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Curator—Niall Ferguson, Laurence A. Tisch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Harvard University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探索更多內容
相關主題
鐵幕垮台
透過線上展覽瞭解冷戰結束的時期。
查看主題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