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之所以能夠在 1950 年代走入興盛昌旺的黃金時期,絕不是一夕之間得到的成果,而是經過多年努力換來的成就。在飽受法西斯主義與戰爭對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後,義大利的人民紛紛挺身而出,向全世界展現他們堅韌的毅力,以及在工業、藝術和娛樂領域的過人才華。1960 年,由費德里柯·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 執導的電影「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 在各地上映,而這一年可謂是體現義大利娛樂行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歲月。不過,義大利人民的生活真的如同電影中描述的那般甜蜜嗎?"
生活在經濟快速成長的環境中要付出什麼代價?
許多義大利民眾初次看到現代化產物時,都感到驚為天人。羅馬的第一家超級市場於 1956 年開幕...
從經濟重建期過渡到經濟起飛期,居住功能完善但外觀千篇一律的公寓住宅,以及價格近人的平價小車是最具代表性的產物。
Fiat 600 家庭房車於 1955 年 3 月 9 日推出,可供 4 至 5 位成人乘坐,最高時速達 95 公里。
Fiat 500 於 1957 年推出,以低於 Fiat 600 的售價搶攻低價市場。
這個時期的義大利可視為一個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國度。不過,義大利民眾 (包括勞工、企業家、女性和青年) 並未就此感到滿足,而是繼續尋求讓社會持續進步的方法。
羅馬演員亞柏托·索帝 (Alberto Sordi) 在義大利喜劇電影中,深刻地描繪這段義大利興盛時期的輝煌與苦難。
到了 1950 年代,義大利地區未受教育民眾的比率下降至約 10%。不過,北義大利與南義大利民眾的受教比率,仍然存有相當大的差距。
義大利電視產業在這段時期逐漸興起,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益智節目。
勞方與消費方攜手合作,期望能夠消弭供需不平衡的現況;然而,這種情況並未因此獲得改善。雖然許多義大利民眾仍被迫到其他地方賺取財富;不過,「大眾創業型經濟」(Public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的出現改變了全球企業的經營模式,讓中產階級也能自主經營公司,進攻大眾消費的市場。
對許多義大利民眾來說,獲取財富仍是必須遠走他鄉才有辦法完成的美夢。
大部分義大利民眾皆為天主教徒,因此宗教色彩濃厚的天主教民主黨,自然而然地成為治理國家的政黨。不過,整個社會逐漸走向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世俗主義,近幾年來,甚至連羅馬教廷也不拘泥於固守舊有思想。
1962 年,天主教教宗若望二十三世 (Pope John XXIII) 召開「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此次會議為天主教會與一般世俗人士搭起了溝通橋梁。
就文化與人類學的觀點,這個時期的義大利社會歷經了相當大的變革。舉例來說,女性在工作職場上所扮演的角色產生變化;女性能夠晉升成為主管,而不再只是擔任員工。義大利民眾對於性的態度大為開放,成人雜誌與電影的數量與支持群眾在幾年內快速成長,這使得義大利在其他相對保守的歐洲地區中,顯得與眾不同。
職業婦女的一日生活
"相較於美國,義大利的文化特質更具有企業家精神與創造力,可說是最適合發展「娛樂社會」之地。這代表義大利不僅是前衛製片人與當地明星的樂土,更能孕育出不凡的巨星。「台伯河畔的好萊塢」一詞便是用來讚揚此一不凡成就。此外,與眾不同的義大利文化不只在戲院與潮流中現蹤,更在此後數十年的歲月中發揚光大。"
義大利電影行業的起源「羅馬影城」(Cinecittà) 雖成立於 1930 年代 (法西斯主義時期),但直到 1950 年代才真正進入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當時許多膾炙人口的美國電影,都是在這裡拍攝而成,例如「暴君焚城錄」(Quo Vadis?) 和「賓漢」(Ben Hur)。
羅馬的威尼托街 (Via Veneto) 以繁華的夜生活著名,不少美國與義大利的明星,都喜歡在工作空檔之餘前往該處尋歡,因此當時的狗仔隊都紛紛在該處偷偷拍下明星不為人知的一面。「狗仔隊」一詞最早出自費里尼執導的「甜蜜的生活」中。
電影產業迅速地成為義大利的明星行業,也是嚴厲批判現代化影響的輿論來源之一。
Curator—Roland Sej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