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閑情—品味花器與生活

蒔花弄草是生活的雅緻與趣味,也是愛花人寄情的媒介。明代15世紀之後,花藝在生活美學中佔了重要地位,然而,鮮花雖然消逝,留下的花器仍令人回味。

花事.閑情-品味花器與生活(展件)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人選擇花器,因其古雅,士人為之寄情;因其時尚,而為人們所追求。在不限窠臼的創意巧思下,帶入生活的吉祥寓意。或許,您也好奇,作為現代花藝取經之所的臺灣,在我們阿嬤的時代,當時的花器又是如何?

陳列室一隅國立故宮博物院

古物:素雅的古典

明清時期(16-20世紀)的文人雅士好古成風。他們認為古銅、玉器、陶瓷或仿古器皿具有古雅格調,欣賞這些「古」器皿則能培養自己擁有寧靜的氣質,因此,「古」花器就成為他們花藝創作的首選。

新石器時代晚期 良渚文化玉琮(附金屬膽及木座) (ca. 2500-2200 BCE)國立故宮博物院

筒型玉琮,原來是祭地的禮器。清乾隆皇帝(1735-1796在位)為這件玉琮訂製了一個掐絲琺瑯內膽及紫檀木座,他利用內膽插花並將花藝擺放在書桌上,藉由欣賞花卉及花器來涵養寧靜的性靈。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鐲形瓶 (附金屬膽) (ca. 3200-2000 BCE)國立故宮博物院

典雅的腰形玉鐲,流傳到清乾隆皇帝時期(1735-1796在位)令宮中匠人為它配置藍綠白相間的掐絲琺瑯五孔內膽。皇帝在讀書之餘,拈花插貯並欣賞玉鐲花瓶,寄予一己思古的幽情。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 (Late 11th-early 12th century)國立故宮博物院

紙槌瓶,造形源於西亞地區盛裝玫瑰水的玻璃瓶。河南地區燒造的宋代(11-12世紀)汝窯紙槌瓶,造型及釉色優雅高尚

北宋 汝窯 青瓷紙槌 清 乾隆皇帝 御製詩 (Late 11th-early 12th century)國立故宮博物院

向來是歷代皇室插花的首選,是賞花者藉以培養古雅性靈的重要花器。

明三角雲紋銅壺(附金屬膽) (16th -18th centuries)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清時期(14-19世紀),士人認為錯金屬紋飾的仿古銅器能傳達自己有「古雅」與「好奇」性情的涵養。

明末清初 百子昌榮圖 軸 (16th -18th centuries)國立故宮博物院

掛軸中帶有古銅鏽的花瓶,瓶內插蓮花及菖蒲等花卉

因蓮蓬孕育百子,使得花藝既古意、新奇,又有百子昌榮的吉祥寓意。

陳列室一隅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物:煥彩的時尚

選擇奇特造型、色彩及紋飾的花器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花藝家營造時尚生活氛圍的選擇。既可展現士人獨特的生活品味,滿足不斷求進的好奇心,也可涵養活潑的性靈。

明人 十八學士圖 軸 (創作者:明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鈞窯花盆與盆托一套,是15世紀明代皇室為種植石菖蒲而特別訂製的花器。

明 鈞窯 天藍窯變淺紫仰鐘式花盆與盆托 (15th century)國立故宮博物院

花盆釉色天藍與淺紫相間,鮮麗亮眼

明 鈞窯 天藍窯變淺紫仰鐘式花盆與盆托 (15th century)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改宋元時期(960-1368)單色釉花器的素雅品味。

清 景德鎮窯 茶葉末釉六聯瓶 (1736-1795)國立故宮博物院

17世紀的荷蘭皇室熱愛以多管「鬱金香瓶」插花,這股熱潮也延燒到十八世紀的清朝。清皇室大量燒造中土類型的多管瓶,造型奇特,具創意,瓶內插翎羽數枝,也道盡「翎頂輝煌」的期待。

清 石灣窯 天藍犬形花插 (1644-1911)國立故宮博物院

犬型花盆,高額頭、朝天鼻、闊嘴

清 石灣窯 天藍犬形花插 (1644-1911)國立故宮博物院

背馱四瓣花開口,造型奇特。

傳宋 劉松年琴書樂志圖 軸 (1173-1224)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末清初(16-18世紀)流行以各類動物造型的花盆種植石菖蒲,以展現時人具有創意的生活態度。

陳列室一隅國立故宮博物院

吉物:富貴的載體

追求富貴吉祥是人們共同的心願!帶有吉祥寓意的花器,器內種植具有吉言佳語意涵的花卉,就成為花藝家表達「多子多孫」、「百福百壽」等心願的最佳方式。

清 乾隆 景德鎮窯 粉彩福祿葫蘆瓶 (1736-1795)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人取「葫蘆」有「福祿」的吉祥諧音義。

喜氣的橘紅色葫蘆大瓶,器身繪製綿綿纏枝瓜藤及蝙蝠(福)啣卍字紋,腰繫綬帶(壽),整體表達了一片「萬壽無疆」的榮景。

清 十八-十九世紀 嵌玉石博古圖八方盒 (18th -19th century)國立故宮博物院

葫蘆花瓶在新春期間插貯報春的臘梅及喻意長壽的南天竹,寓意來年的福壽綿綿。

清 景德鎮窯 福壽石榴白瓷瓶 (1736-1795)國立故宮博物院

白瓷瓶,取型於多子的石榴,小巧優雅。

清董誥畫韶景芳 冊 碧桃金魚 (1644-1911)國立故宮博物院

石榴瓶內插貯寓意「美德賢士」的蘭花數株,在此,創作者無非是希望能有賢德子孫滿堂。

清 十八世紀後半 青玉雕玉蘭花插 (Late 18th century)國立故宮博物院

色如凝脂的和闐玉雕成玉蘭花一把,姿態優雅、風情萬種。

清 豐登報喜圖 軸 (1644-1911)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蘭花開迎來春天,花內插貯淡雅香卉一枝,擺放在新春的廳堂中,藉以增添春的氣息。

清 萬年青剔紅盆景(附木座)國立故宮博物院

華麗的紅色雕漆桶型花盆,盆內「栽種」以墨玉及紅珊瑚雕琢而成的爆穗萬年青兩株。清皇室(1636-1911)特別喜愛以此形制的花器種植萬年青,「清一統萬年」應是皇室特別的期許。

黃地粉彩瓷「富貴吉祥」花盆 (19th century) 創作者: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

晚清19世紀的黃地桶型花盆,裝飾「富貴吉祥」四大字及蝙蝠(福)啣綬(壽)紋,文字中並加飾牡丹、菊花等百卉,寓意富貴中的富貴。如果是您,會在這個盆內栽種何種花卉?

陳列室一隅國立故宮博物院

舊物:阿嬤的日常

隨著漢人與日人的移入,臺灣花藝及花器有著華夏及日本兩種傳統,同時日漸發展的本土工藝也運用於花器製作,進而轉化出獨樹一幟的台味。若您家中也還收存著這些花器,何不取出插一段折枝,重溫阿嬤時代的風雅韻致?

藍釉白泥堆花花盆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代至20世紀初期的臺灣所使用的花器,許多是從閩、粵地區進口。本作品據傳為臺灣本地使用的老花器。推測應為民國初年石灣窯振興工廠的產品,與「裕華真記公司」(1915-1925)同時期,作品大量出口至東南亞各地。

青瓷彩繪花盆 (1901/2000)國立故宮博物院

日治時期的臺灣留下許多相片紀錄,尤其是拍攝肖像時,往往會在背景擺上瓶花或盆景。日本瀨戶窯盆器的蹤跡出現在不少老照片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老照片即出現與本作雷同的花盆。

陳列室一隅國立故宮博物院

喜愛蒔花弄草的張大千(1899-1983),對臺灣的盆景藝術影響甚深。本件是現存少數由其親題的陶盆,用筆端整精誠。據說盆裡原來種植連理毛杜鵑,由題款可知,大千特意以此妍美的花樹,贈予情深義重的伴侶徐雯波女士。

臺灣金同成窯 大千題字陶花盆 張大千先生紀念館藏 (ca. 1982)國立故宮博物院

陶盆背面的「大風堂」印,是大千與其兄張善子共用的畫室堂號。盆外底則押印了苗栗公館鄉金同成窯的窯印,其當時在燒製花盆方面頗負盛名。

臺灣 青瓷三足水盤 (1970s-1980s)國立故宮博物院

從張大千(1899-1983)的生活照,可知這件水盤原來擺設在其臺北故居摩耶精舍的會客廳中,內植大小錯落的數棵水仙,旁設一甕插飾一人高的梅枝,十分清幽雅致。全器滿施清透的青瓷釉,內壁近口沿處押印陰文「大風堂」印。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本線上展覽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花事.閑情—品味花器與生活 特展」,由本院器物處陳玉秀助理研究員與南院處林容伊助理研究員共同策劃,展期為2018年11月3日-2019年5月1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對Visual arts感興趣嗎?

訂閱 Culture Weekly,接收個人化最新資訊

大功告成!

你將在本週收到第一份 Culture Weekly。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