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藝遊舊香港

今期流行本地旅遊 , 除了走訪各區發掘新景點, 其實你還可以來一趟時光旅行, 跟一群上世紀的旅遊 KOL和喜愛旅遊的畫家玩轉舊香港! 坐穩了嗎?一起臥遊當年迷倒畫家詩人的第一代香港旅遊熱點吧!

港島一瞥 (1958年) 創作者:巴雷特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港島卧遊

當年的中英文香港旅遊書, 推介的景點大多都在港島。這裏既可以看到現代化的繁 華都市, 也可以看到自然風光、漁港風情, 適合各式各樣的旅人遊玩。  

百年打卡熱點 — 太平山

“巨石嶙峋吐曉煙,海風吹散日初懸。 一圈山繞一泓水,上是樓屋下是船。” ——左秉隆<登太平山>(1906)

「 我們常説的是『 綠水 』, 究竟『 綠』的水又有幾處; 還不是非淡灰色 的, 便是蔚藍色的......香港的水, 卻真是可愛的綠, 全個海是綠綠的, 且又是瑩潔無比, 真如一個絕大的盈盈不波的溪潭, 不像是海———真使我們見過墨色的北海, 青灰色的東海, 黃濁色的黃海的人贊嘆不已! 」 —鄭振鐸《 船經香港 》(1927)

輕觸即可進行探索

有外地朋友來香港?帶他去山頂吧!這可説是香港人百多年來的老習慣了呢。太平山名稱包括維多利亞山、升旗山、香爐山等,是港島著名名勝,亦是象徵香港的標誌。最遲至1880年代,太平山就是香港的熱門景點。

東方明珠圖 (約1953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作為必遊之地, 山頂與纜車、盧吉道等周邊景點一直在中英文旅遊指南中有重點介紹, 吸引了不少本地及外地人到此觀光, 當中就有不少墨客將之入文、畫家將之入畫, 留下到此一遊的藝術足跡。

東方明珠圖 | 葉因泉(1903–1969)

葉因泉的《東方明珠圖》刻劃太平山的標誌全景,表現城市煥發的生機。

作品刻意放大强調太平山兩大景點盧吉道和山頂纜車,以及滙豐銀行、皇后行、聖佐治行、皇后碼頭等地標, 將中環至上環一帶的景觀連綴成一氣呵成的鬧市全景圖 。 

作品設地平線, 並利用光影和透視增加立體感和真實感, 同時以董巨之披麻皴和墨點寫山石樹林, 設以赭石和石綠, 以中西法合寫香港著名景觀。

港島一瞥, 巴雷特, 1958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東方明珠圖, 葉因泉(1903–1969), 約1953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無限好, 太平山。祇要上山容易, 重計乜下山難。每到日斜潮急, 個陣係將挨晚。計不盡風裏楊花, 點落客衫。可笑有點在山下唔得上山, 就把山上亂讚, 點得你下山嚟共佢講句, 話係咁樣子風繁。」—廖恩燾 (1866-1954)《 太平山》

「我看海:海水平靜得就像一幅圖畫: 十多隻大輪船排列在畫面上, 兩三隻一排, 很整齊, 小得像玩具一樣。還有多少小水輪, 汽艇, 木船, 它們密集在邊沿上, 或者像黑點似地散佈在全個畫面。我知道它們都在動, 都在走。但是在我的眼裏它們卻成了固定的東西。」—巴金《 香港》(1933)

太平山下 (民國(1912–1949)) 創作者:黃般若(1901–1968)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太平山下 | 黃般若(1901–1968)

黃般若筆下的太平山濃霧繚繞, 一片斑駁的灰調子, 山下是點線交錯的擠迫樓房, 海面一排又一排的漁船, 看不見旅遊論述常見的盧吉道、纜車和歐式建築。

畫家發掘國畫筆墨的表現形式, 書寫自己對世情的觀察, 投射畫家與觀者在香港共同感受的生活經驗。

遊太平山

「躑躅先春爛漫開,波光巒影絕塵埃。 蕩平雲路供飛駛 ,牽曳雷車恣往回。倘結神廬堪削轍,更觀遠島似浮杯。江山賓主無窮美,莫動登臨王粲哀。」—柳亞子 (1887-1958)《 二十二日至香港太平山有作》 (1935)

香江八景 第二開:軌纜車,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江八景 第三開:繞山橋,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半山橋(《風景寫生冊》之二三九), 葉因泉(1903–1969), 1950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遊太平山宜搭纜車, 也宜徒步, 過程都是可以入畫的藝術體驗。葉因泉的小景創作挪用傳統國畫圖式, 帶著幾分懷古情調描畫現實風景, 虛實相生。《軌纜車》雲靄間的車軌和建築襯托山勢峭拔。《繞山橋》、《香港半山橋》則以殖民地政府花費浩大工程建設的盧吉道棧道入畫, 錯以山石林木、港灣帆影, 既呈現本地風景的人工改造, 亦建構出關乎香港歷史經驗的人文景觀。

香港太平山頂(《風景寫生冊》之二二九), 葉因泉(1903–1969), 1950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太平山頂南望啞鈴島(《風景寫生冊》之二二七), 葉因泉(1903–1969), 1950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薑花澗(《風景寫生冊》之二三五), 葉因泉(1903–1969), 1950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薑花澗頂(《風景寫生冊》之二三四), 葉因泉(1903–1969), 1950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香港太平山頂》的亭台孤客予人凄清之感, 與《香港太平山頂南望啞鈴島》長洲青山綠水、帆影點點的靜謐風光又自不同。 從太平山頂沿盧吉道可以走到葉因泉畫中的薑花澗, 與遊玩的男女同樂, 亦可遠望薑花澗頂, 欣賞高峻山勢及其上的建築物。在葉因泉筆下, 太平山的自然、建築和人事交織出精彩多元的面貌。

太平山巔望九龍 (1958年) 創作者:巴雷特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九龍卧遊

九龍在當年的中文旅遊書中,主打歷史感,景點宋王臺、侯王廟和九龍寨城都和中國歷史息息相關。古蹟之外,獅子山也被視爲香港的重要景觀。在九龍,你既可憑弔古蹟,又可遊山玩水,可謂動靜皆宜。

在遺蹟面前呼喚歷史 — 宋王臺

作爲宋朝最後兩個小皇帝停駐過的「聖山」遺蹟,宋王臺在傳統文人心中象徵著香港與中原正統王朝的聯繫。所以別看它是一塊石頭,和太平山一樣,它當年也是很多詩人和畫家詠頌的香港著名景點。

你或許覺得奇怪,宋王臺不是一塊長方形的扁石碑嗎?為甚麽這裏三幅畫畫的都是圍欄中的橢圓巨石呢?圍欄以及在吳梅鶴畫中可見的磴道及牌坊等景點設施,是1915年華人學者成功遊說政府放棄發展宋王臺後,由商人捐建的。

不過該址在1943年因日軍計劃擴建機場而被炸毀,戰後政府仍繼續擴建計劃,遂將刻字完好的殘石切割為方形,把只有原石三分一大小的它從舊啓德機場搬到三百尺外新建的宋王臺花園。至此,宋王臺位置遷移,舊貌亦只能向照片與繪畫中尋找。

「龍湫千年亦帝家,崇台刻石森交加。曠代生感誰期牙,紅羊歷劫飛風花。」─吳道鎔《宋皇臺》(1916)

宋王臺圖 (1928年) 創作者:吳梅鶴(?–1943)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宋王臺圖 | 吳梅鶴(? –1943)

吳梅鶴將古代遺址描畫成景深開闊的鄉間景致, 其筆下一草一木莫不經由傳統筆墨的演繹, 將遊歷所見轉化為紙上尋幽探秘的想像之旅。

畫作引領觀者從馬頭涌村往南, 踏過小橋流水, 經公主墓, 再徘徊於二王殿村, 亦即當年端宗與帝昺暫居處。

沿著蜿蜒山徑信步而行, 又見牌坊指引觀者拾級而上, 直登宋王臺巨石兀立的頂峰。

「壞空已證牟尼論 ,成住徒思輦路塵。 遺跡幾經滄海變,荒臺重歷刦灰新。 蘼蕪尚厄𩹨夷禍 ,片石難留帝子魂。 一度登臨一回首 ,翠華誰問水之濱。」—李景康《香港亂後弔宋皇台遺址》(1947)

宋王臺, 黃般若(1901–1968), 1957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江八景 第四開:宋王台,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葉因泉與黃般若畫的宋王臺比吳梅鶴的晚了十多二十年, 雖然分別畫於巨石炸毀前後, 但畫的都是炸毀前的舊貌, 不過兩幅作品都沒有選畫牌坊和二王殿村, 只留下巨石佔據畫面, 孤零零的獨對茫茫大海。兩位畫家都精通傳統筆墨, 卻著意發掘筆墨的新語言, 抒發世事滄桑之嘆。面對時代發展, 宋王臺逐漸不再是遺老酬唱雅聚的景點, 倒似是山河變色的紀念碑, 追悼的許是故國、舊學又或舊人。

流行經典數十年 — 獅子山

「如果你第一眼看不到 [獅子山] 景色的感染力, 嘗試看看國畫—然後再去看一遍。」—William Smyly “Looking Down from the Lion and Looking Up”(1956)

「我哋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黃霑《獅子山下》(1970)

「我說那獅子是老的, 因為那石形背部綣曲了, 抖露出鬆懈的線條。但坐態卻很好, 默默的向西南凝視。晴天如此;雨天朦朧中依然屹坐著像是期待什麼。在腳下小丘的襯托下, 獅子山就顯出很高很大了; 何況它的位置又剛在市區邊緣, 更何況它頂上還有一隻肖形的獅子, 雖然很老, 但終究是獅子哪! 在人們心中就很威武了。」—(芷蘭社)白勺《獅子山》(1954)

就算沒去過獅子山,你也大概聽過超經典的70年代粵語流行曲《獅子山下》。如果說太平山是旅客心中的香港標誌,獅子山在香港人心中的地位也許更為特殊。最遲至30年代,獅子山已是行山客的好去處,60年代左右,它開始受到畫家歡迎,成爲香港一道標誌性風景。

獅子山, 葉因泉(1903–1969), 約1950–1960年代,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木屋村落, 葉因泉(1903–1969), 約1950–1960年代,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龍翔道職員宿舍, 葉因泉(1903–1969), 約1950–1960年代,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慈雲山望傻人塔, 葉因泉(1903–1969), 約1950–1960年代,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葉因泉這四張水彩作品展現了獅子山的不同面向。《獅子山》的取景與行山路徑相符, 彷彿將旅途與日常所見轉化為幾何色塊的協奏曲。《木屋村落》 描畫了五六十年代獅子山下九龍城一帶寮屋、園地、工場重重圍聚於山谷盆地, 居民在簡陋的世界各適其適地過日子的景象。《龍翔道職員宿舍》懶理景深透視, 將剪影似的獅子山、樓房與人拼合成值 得觀看的風景。《慈雲山望傻人塔》則畫上紅霞中伴著石獅子佇立山頭的傻人塔, 墨黑與草綠交疊, 表現了獅子山的險峻山勢, 也記錄了50年代末幾位自稱傻人的長者自發造塔的幹勁。

新界良田阡陌 (1954年) 創作者:巴威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新界卧遊

新界經常被當年的中英旅行書定義為香港風光最美、自然景觀最多的郊區。不過論起歷史文化景點,它亦不遑多讓。城市發展並沒有掩蓋一些新界角落的自然美,讓它兼具傳統與現代,是可以同時親親文化和大自然的好地方。

荃灣東普陀寺(《風景寫生冊》之二二一)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名人加持的佛教勝地 — 東普陀寺

建於1933年的東普陀寺是當年政商宿望、文藝名流都經常造訪和舉行雅集的佛教勝地,甚至是蔡元培在港去世後舉行公祭的地點。

九龍荃灣村落(《風景寫生冊》之二一七)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寺名來自杭州普陀寺,後山的三叠潭名字則出自廬山三叠泉,山下有古樸的老圍村,可算是一處符合中國傳統旅遊論述審美的山中名剎,當年的報章可是常刊登它的介紹和遊記呢!

荃灣千佛山三疊潭(《風景寫生冊》之二一八)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可惜因為潭水受到污染,如今已經盛況不再。

輕觸即可進行探索

荃灣的歷史感與現代化

荃灣曹公潭(《風景寫生冊》之二二二)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荃灣是南宋最後兩位小皇帝繼九龍城後的另一逃經地點,曹公潭據說就是為紀念他們溺斃的隨行曹姓官員而命名的,可說是歷史感滿滿,與葉因泉選用的傳統筆法相當契合。

荃灣紀遊 (1966年) 創作者:呂壽琨(1919–1975)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但與此同時,自40年代開始發展紡織工業的荃灣也有現代化的一面。這從呂壽琨筆下那些剛硬方正的大廈可見一斑。不過現代化倒不一定變成石屎森林,畫中的大廈長在低矮村屋之間,伴以樹木的綠意、港灣的寧謐,別有魅力。

香港太平山頂南望啞鈴島(《風景寫生冊》之二二七)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遠離繁囂的佳處 — 香港的離島

大嶼山、長洲、坪洲、博寮島(南丫島)等眾多離島在當年的旅遊書被歸入新界,保留著較為樸素,未加人工琢磨的自然面貌,既可遊山,也可玩水,是不少文藝旅人的遊玩熱點。雖然大嶼山同樣是南宋二帝逃亡所經之處,有紀念同行國舅的楊侯古廟,但畫家對大嶼山自然風光的關注要比對古蹟的大。

香港寫生冊 第二開:昂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大嶼山

黃般若的《昂坪》繪畫大嶼山鳳凰山山腰的昂坪高原,取昂坪仰望鳳凰山的視角。 畫家筆下的鳳凰山以花青點染,皴以長雨點皴,白雲籠罩山頂,天空以淡花青渲染,下方的小屋與尖塔代表了寶蓮寺等建築。

大嶼山景圖 (1984–85年) 創作者:彭襲明(1908–2002)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熱愛旅遊的文人與畫家南來香港後,本地自然名勝成為他們描寫與繪畫的重要題材。

繪畫《大嶼山景圖》的彭襲明遊歷大嶼山、雞冠山,觀察其林石皴理後,認為與五代南唐董源 《夏山圖》和《龍宿郊民圖》極為相似。

因此重新演繹,以虛實的筆墨將大嶼山寫成江南景色,通過實景為證詮釋五代董源、巨然的山水畫傳統,為大嶼山增添另一番風味。

在大嶼山凰鳳嶺之腰, 高二千英尺, 四山環合, 勢如高原, 故曰「昂平」。其地禪林至多, 有石鼓、 蓮花台、彌勒山、木魚山諸勝。梵韻鐘聲, 雲濤霧海,境界清絕。昂平禪地, 為新界十景之一。」—黃佩佳《香港本地風光.附新界百詠》(1938)

香港長洲(《風景寫生冊》之二二六)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長洲

長洲市中心位於狹長的腰部地帶,由市區向東行,便能抵達東灣。《香港長洲》繪畫村落成群,漁舟聚集的熱鬧港灣。

長洲海浴場(《風景寫生冊》之二二四)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長洲海浴場》的繪畫角度便是由東灣的海浴場遙望遠山香港島。沙灘上一對情侶牽手散步,遠方一艘孤帆徐徐而來,似帶有逃離繁囂的城市,在離島享受寧靜時光之感。

香港長洲南望大洋(《風景寫生冊》之二二五) (1950年) 創作者:葉因泉(1903–1969)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香港長洲南望大洋》則將視線移向更遠無邊際的海洋。位處於香港西南方,在大嶼山與南丫島之間的長洲,面向船隻出入必經的航線。作品繪畫了從長洲南望大洋的景象,但見源源不絕的帆船往來,由此足見香港港口的繁盛。

香港寫生冊 第九開:博寮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南丫島

博寮島,現稱南丫島,因其島形不規則,形成多個海灣。《香港寫生冊》第九開繪畫了博寮島,黃般若透過筆墨表達他對博寮的喜愛之情,並寫下「此博寮島某村落,可漁可耕,世外桃花源也」的感言。 

石排灣 (年代不詳) 創作者:黃般若(1901–1968)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石排灣同屬南丫島,是島南段一個大海灣,有許多石頭,黃般若曾於此處寫生。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 内容建基及摘錄自《香港印象》展覽圖錄,尤其陳蓓教授的專文〈香港印象:現代旅遊與香港風 景的視覺呈現〉、展品説明〈東方明珠圖〉、〈大嶼山景圖〉、展覽章節説明〈香港〉、〈九龍〉、〈新界〉;以及丁穎茵博士之專文〈太平山的觀看與想像〉與展品説明〈香江八景〉、〈宋王臺圖〉、〈宋王臺〉、〈獅子山〉、〈慈雲山望傻人塔〉、〈木屋村落〉及〈龍翔道職員宿舍〉。引錄之文學作品由陳蓓教授、丁穎茵博士及其團隊整理。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