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

盐商豪府邸 竹石雅乾坤

清漪亭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个园介绍
00:00

个园的主人是两淮商总、清嘉道年间八大盐商之一的黄至筠。十四岁丧父,家产为长兄所吞,尝试经商又遭遇失利,后经父亲友人的介绍,结识了当时的两淮巡盐御史恒宁,获得了恒宁的信任后,被推举为两淮盐商的首总。经过艰苦打拼,中年时获封“两淮盐运使”。雄厚的财力加上多年积淀的文化底蕴,被主人全全倾注到这座私家园林中,耗时10年建造,堪称扬州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作。因主人爱竹,且竹叶形似“个”字,故名“个园”。2014年6月,个园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万竹林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万竹园

由北门入,迎面而来的是万竿修竹。竹子笔直向上,象征着正直、勤恳的品格;外刚内空,外刚是实力,中空是谦虚,为人之道不言而喻;竹有竹节,人则该有气节,一竿修竹竟能包含如此多的道理,不愧为文人墨客争相赞美、效仿的对象。

唐代张九龄说:“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宋代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清代郑板桥有:“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的诗句,无一不是对竹子所蕴含的人格魅力的颂扬。  

点按即可探索

万竹园
00:00

一入北门,便见万竹园

水榭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个园水榭

桂花大道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竹西佳处
00:00

桂花大道(竹西佳处)
漫步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江南私家园林的意境环绕左右。小径尽头一堵高墙收住了竹园的青翠,而门洞里透出的点点光亮,又在隐隐暗示着前方的精彩无限。抬头看匾额“竹西佳处”,难道这高墙里还是一片竹林吗?

点按即可探索

“竹西”出自唐代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到了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于是,大家就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说扬州是个风光很好的地方。穿过洞门,进入一条深幽的小道,道路两旁种植着桂花树,品种是银桂。因为银桂发音与“迎贵”相似,所以常被人们用作迎客树。

个园竹语个园

《个园竹语》取个园中抱柱对联为词,采用京剧旋律元素,配以扬州弹词唱法,清丽委婉,充满江南韵味。

四季山区域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四季假山

个园最负胜名者是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堆叠而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叠石艺术高超,以石斗奇,融造园法则和山水画理融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个园春景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个园春景
00:00

从西火巷的北端出,向左数步可见一段有花窗的粉墙,正中开一月洞门,门额上阴刻“个园”二字,是园主人黄至筠在园内留下的唯一一幅墨宝。这里便是四季假山的第一景——春景。月洞门两侧的花坛内,修竹劲挺,作冲霄凌云之姿。竹丛之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竹石相映成趣,寥寥数笔,点出了春日雨后山林的盎然生意。

点按即可探索

穿过月洞门,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右手边的桂花树下有一组假山,摆尾的神龙、长啸的猛虎、前倾的耕牛、调皮的猴子都被安排得停停当当,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热闹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点按即可探索

个园夏景
00:00

夏景
进入夏景会发现,这里的植被都是枝叶厚重、冬天不落叶的树种:女贞、广玉兰、圆柏还有假山上长的枇杷树。无论你何时来到个园,这里都是浓荫蔽日,有夏天绿茵如盖的氛围。池塘的西岸临水设置了一块“蛙石”,池中睡莲点点,好一副“荷塘蛙鸣”的景象。

夏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最美不过荷塘月,夏日凉夜,在这荷塘边赏月,是再惬意不过了。可是,在个园的荷塘,您白天也能赏月。就是塘中的那尊“鱼骨石”,因修长通透形似剔净的鱼骨而得名。您看,如果遮住鱼骨石的下端底座,是不是很想一个“月”字呢?这就是个园白天也能赏到的“月”了。这块鱼骨石,是太湖石的典型代表,将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特点表展现得淋漓尽致,十分珍贵,也因此成了个园的“镇园之宝”。

个园秋色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个园秋景
00:00

秋景
如果说春山是开篇,夏山是铺陈,那么我们眼前的秋山就是高潮。沿抱山楼的楼廊东行,越过架空的复道廊,眼前就是秋意浑然的秋山了。

点按即可探索

个园的秋山用黄石叠成,用石泼辣,气势磅礴,植物配以枫树为主,间杂松柏。松之苍绿、枫之火红与山石的褐黄在暮色中明净如妆,极具画意。最为精妙的还是秋山内部的山道设计,上下盘旋,纵横交错。石屋、石桥、石梁、石洞和山中小筑融于一体,时涧时谷,时壁时涯,变化莫测。

点按即可探索

出了秋山,东边的山体上,还有一座醒目的建筑——住秋阁。都说秋日萧索,怎会有人愿意长住秋呢?这要从园主人黄至筠的境遇说起。黄至筠少时境遇坎坷,艰苦打拼数十年才有了辉煌的成就,所以,他最辉煌的时候,是在中年——人生的秋天。对于黄至筠来说,春日的繁花似锦不过是一个积淀、累积的过程,而金秋的硕果累累才是真实的收获,才是最美的光景。

枫染秋山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枫染秋山

个园冬景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个园冬景
00:00

冬景
由丛书楼旁边的门洞进入,眼前就是四季假山的最后一座——冬山。

点按即可探索

扬州的冬天难得有雪,那要如何表现寒冷的冬天呢?造园者在这里采用了来自安徽宣城的宣石堆叠假山。宣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石英在阳光的直射下会熠熠闪光,但在背光之下却是皑皑露白,仿佛冬日残雪未消的样子。这里将宣石置于透风漏月厅北的南墙之下,三面有粉墙花窗,一面有厅堂,取背光之下,积雪未消的意境。山脚又以白矾石铺成冰裂纹的形状来加深寒冬气象。

腊梅沁香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腊梅沁香

冬景风音洞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南面高墙上有二十四个风音洞,后面的巷风袭来,时而发出呼啸之声。造园者不光利用“雪色”来表现冬天,还巧妙地将“风声”也融合到表现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绝。

望春洞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冬,是四季的终篇,但它不意味着结束。冬山的西墙之上两个圆形的漏窗,延伸了人们的视线,透过这圆形的漏窗,春山的修篁石笋重又映入了眼帘,让人立刻产生“春回大地,周而复始”的联想,仿佛在预示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壶天自春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夏秋两山在衔接处理上手法极为高妙。首先两山都是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上,抱山楼在空间连接两山,长廊亦如手臂抱两山于胸前,这也是抱山楼得名的由来。其次秋山和夏山的两山脚在衔接处是以压缩体量的围点做法来协调过渡,夏山湖石延伸为花台驳岸,如云之弥散,秋山黄石则尽量选用圆厚纵纹者来围点花坛,尽量缩小差异。

点按即可探索

抱山楼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抱山楼
这座七楹长楼,巍然艮跨一夏秋两山之间,两山东西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上,抱山楼在空间连接两山,楼前长廊如臂,拥抱两山于胸前,这是抱山楼得名的由来。抱山楼长廊,犹如凌空飞架的天桥,廊上漫步,不经意间就跨越了两个不同的季节,因此被今人戏称为“时空隧道”。沿抱山楼看秋山,“有宾主、有掩映、有补缀、有补贴、有参差、有烘托”,仿佛群山峻岭,山外有山,山势未了;仰视高处,山势绝险,突兀惊人。在抱山楼上凭栏赏景,但见楼下梧桐蔽日,浓阴满阶,檐前芭蕉几丛,婷婷玉立,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枫红霜白,无限风光,美不胜收。楼下走廊的南墙上,镶嵌着清人刘凤浩撰写的《竹石记》刻石,专门留给想知晓个园来龙去脉者,作壁上观。著名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特别欣赏扬州个园住宅与园林。他评价扬州的住宅园林综合了南北的特色,自成一格,雄伟中寓明秀,得雅健之致,借用文学上的一句话来说,真所谓“健笔写柔情”。

个园记石刻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个园记》石板

宜雨轩内景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宜雨轩
00:00

宜雨轩是个园谋篇构局的中心,山水花木等景致的安排全是围绕它次第展开的。宜雨轩门前有一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上联说的是此处景色宜人,引人感慨万千,而琴瑟和鸣又指夫妻和谐,家庭和睦;下联中的“雨”是出自于杜甫的典故,下雨天是留客天,后人就把雨代指朋友,老友依旧,新友更多,说明主人交往广泛,看重情谊。显然,这里曾是主人接待宾客,与新朋老友欢聚的场所。

点按即可探索

当您准备登上宜雨轩之时,您一定会被这不规则的步踏吸引住。主人是有意将步踏设计成不规则的祥云样式,这样,在登上步踏时有如登上云端,寓意平步青云。

丛书楼 匾额个园

丛书楼
00:00

穿过竹林小径,就进入了一方庭院。两层小楼立于眼前,楼上玄匾“丛书楼”。丛书楼的主人是清代扬州马氏兄弟,即马曰琯、马曰璐。马氏原籍安徽祁门,后因经营盐业,居住扬州,成为举世闻名的儒商。

丛书楼 丛书楼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在扬州这样的商业城市中,追求享乐和讲究浮华早已成为一种时尚,但马氏兄弟偏偏在这种恶浊的风气里,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藏书、校书,乐于同天下文士广交朋友,实在难能可贵。进入藏书楼内部您是看不到登楼的楼梯的,主人是怕来往的人太多,打扰了读书的心境,于是把楼梯隐藏在了楼后,秋山的石阶中。也迎合了那句“书山有路勤为径”。

梦里个园宣传短片个园

《梦里个园》短片讲述了女主角绮竹和男主角梦石前世今生在个园发生的故事。故事巧妙地融入了个园的美丽风景,以及扬州剪纸、扬州清曲、扬州画派等扬州传统文化和东关灯市、长毛绒玩具、扬州小吃等扬州传统民俗和扬州特产。

盐商豪宅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盐商住宅

扬州盐商住宅是历史性民居的典型代表,它集建筑、艺术、文化、民俗为一体,展示了匠心独具的造园方法,珍藏了众多精美独特的地方工艺品,并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学堂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汉学堂
00:00

进入中路建筑,第一进就是汉学堂,是黄氏家族接待贵客的厅堂,接待规格高于刚才我们看到的清美堂。汉学堂所用的木料都是柏木,而且特别做成方形的梁柱,寓意方正做人。黄家二公子黄锡麟【黄奭(音同“是”)】常在这里以文会友。黄奭是清代中后期全国著名的辑佚大家,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散失古籍的搜集整理工作,曾经编辑刊刻过一套《汉学堂丛书》,所辑佚的古籍达226种。黄锡麟之所以把堂名叫做“汉学堂”,是因为他崇尚“汉学”。他欣赏汉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时严谨治学,注重训诂文字、考订名物制度。正是继承了这种“重实证而轻议论”的“汉学”精神,黄奭才会在辑佚界占得一席之地。

清颂堂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清颂堂
00:00

进入西路建筑,第一进就是黄氏家族聚会祭祀的场所,清颂堂。因黄至筠晚年“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厅内家俱八仙文饰古朴精致,抱柱上的楹联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意思说大户人家应该多做好事多行善,除此以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读书。能够不为生存担忧,一心读书修身,那也是祖上留下来的福荫。站在堂内,看不到头顶的梁柱。这是主人的特别设计以纪念先妣,他将母亲的牌位放在隔板之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母亲的恩情。整个建筑长度达12.3米,厅檐、廊檐净高度达5.2米,此厅堂不但是黄氏三路住宅中最高敞的厅堂,也是扬州古民居遗存中最高的厅堂。

南部鸟瞰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个园南门
00:00

个园南宅个园

东路厨房
00:00

个园一角 -1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清美堂
00:00

东路的第一进建筑,是管家用于会客社交的清美堂。“清美”即以清为美,为官清正廉明,为人清清白白,正是黄至筠追求的做人的境界。给管家一间专门的会客厅,是不是太气派了一点呢?其实,黄至筠的盐业生意遍布全国,加上兼任盐运使,公务繁忙,不可能全面的照顾到家中的大小事务。因此,管家是必不可少的,管家的权利也很大。上到接待主人“过滤”下来的宾客,下到计划添置一石大米,都需要管家去协调。管家为主人分担了无数大小杂物,解决的各种纷扰问题,占得一间会客室也不为多了。

火巷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西火巷
00:00

出了中路建筑的最后一进,我们来到了西火巷,火巷是旧时大户人家必不可少的通道,高高的鸳鸯墙既能保护主人家的隐私,又能起到防火防盗的作用。而我们走的这条西火巷,又是各地众多火巷中较为特别的一条。火巷两端的尺寸明显不一样,南边宽北边窄,看上去近大远小,视觉效果深邃,显得纵深很长,很有气势。之所以这样设计,首先,是因为封建时期,只有皇家宅院才能正南正北建造,百姓的屋宅都必须稍有偏向,因此,园主人将屋宅斜置,就造成了火巷的歪斜;其次,是考虑到火巷的北端的花园是封闭的地方,很容易让人觉得小,为免于此,设计者让行人由南向北走在火巷中时觉得越来越窄,达到花园后再豁然开朗,对比之下浑然不觉花园的拥挤,同时也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

个园动画《人参鸡蛋》个园

个园盐商经典典故——人参鸡蛋(传说园主人黄至筠当时所吃鸡蛋是用人参,白朮,红枣等所喂的鸡生出的鸡蛋,市价一两纹银一个鸡蛋)

个园古城游短片个园

扬州古城,以个园、东关街为中心,让您深入感受到市井老扬州的生活。

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始于唐朝,以江苏扬州市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那一寸(一寸为3.3.cm)三弯的制作技艺可谓独步天下。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和汉族文化韵味,饮誉海内外。扬派盆景,从扬州文化中受益,自身又融入扬州文化,是独具一格的高雅艺术。在盆景艺人继承传统、发扬个性的基础上,扬派盆景于32年前,被确认为中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 图2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扬派盆景 图3 (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个园

故事鸣谢名单:

个园

所有参展内容的来源:
展出的故事有时可能由独立的第三方创作,并不完全代表以下提供这些内容的机构的观点。
由个园提供的故事
浏览更多内容

对设计感兴趣吗?

接收您的个性化 Culture Weekly 更新

您已完成订阅流程!

您的第一期 Culture Weekly 将在本周发放。

首页
探索
玩一玩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