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展覽—夜航明燈:香港港口與燈塔

維多利亞港照片複印本,1840年代 (創作者:瓦因家族借展)香港海事博物館

序言

是次網上展覽一共包括了三個部分: 1) 19 世紀香港港口的早期發展回顧 2) 二戰前建造的香港燈塔 3) 港口新貌:國際轉口港

此網上展覽為夜航明燈:香港港口與燈塔展覽計劃的一部分。該展覽計劃由香港海運港口局的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MATF)資助,由香港海事博物館(HKMM)與香港城市大學在2021年5月合辦。

維多利亞港,油彩布本,1870年代初 (創作者:何安達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藍天白雲,接連著綠的山,棕的山。 還有是滿海的船艇,飄飄浮浮, 有自左而右,有自右而左, 更有由這邊往另一邊,又有由那邊來這邊的, 把個藍藍綠綠的海,給加上了多少條白痕, 似弄潮兒玩球,迷醉了看的人。」 ──香港作家方禮年

在香港海港內碇泊的「瑪蒂爾德號」,油彩布本,約1855年 (創作者:何安達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1) 19 世紀香港港口的早期發展回顧

從美利炮台眺望維多利亞港、英國皇家海軍戰艦「伽拉忒亞號」及大會堂,水彩紙本 (1876) 創作者:尼古拉斯.謝瓦利 (1828-1902)和彼得.湯馬森伉儷借展香港海事博物館

貿易港的建立

香港歷史是一個海事故事,離不開港口和水域的發展。自然資源、氣候、地理位置及對外交通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先決條件。香港不僅地理環境優越,更是有山巒屏護的天然深水良港,為頻繁的海上交通提供了安全的停泊處。

Views of Hong Kong Harbour from ‘HMS Iris’ in 1846: facing the Hong Kong Island (創作者:希思上尉)香港海事博物館

早於宋朝時期,隨著中國造船技術的進步和海上運輸的發展,香港已是中國沿海的交通要道,海上貨物運輸方便。至明朝時,朝廷實施海禁,大嶼山的竹篙灣因而被商人用作走私貿易的據點,成為運銷海外陶瓷的集散地。自16世紀中期,西方人爭相在華建立貿易基地及競逐對華貿易利益,引發了連串中外衝突。

1846年從英國皇家海軍戰艦「伊麗絲號」眺望九龍半島 (創作者:希思上尉)香港海事博物館

1841年英國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侵佔香港島;1860年英國通過英法聯軍之役割佔九龍半島,控制了整個港闊水深、可容納多艘大型輪船航行碇泊的維多利亞港,並將其逐步發展成為轉口貿易港,為香港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維多利亞港內的英國與法國艦隊,油彩布本 (1860) 創作者:何安達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苦力為蒸汽船加煤,1873年1月18日《倫敦新聞畫報》插畫 (創作者:W.W. Ridley)香港海事博物館

航運業與轉口貿易

香港航運業自1850年代開始發展,進港船隻數目及貿易額顯著增長,入口商品主要包括鴉片、棉花、皮草、大米、葡萄酒、羊毛製品、肥皂、火柴及煤油;出口貨品則有竹製品、陶瓷、珍珠、家具、象牙製品、漆器、絲綢和茶葉等。當時的苦力貿易同樣促進了香港航運業的增長,大部分華南勞工從香港港口出發,前往外國尋找工作機會。

從「北京號」卸下鴉片,1857年7月11日《倫敦新聞畫報》插畫 (創作者:查理斯.威格曼 (1832-1891)和戴偉思博士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當時鐵行輪船公司(或稱半島東方輪船公司)的船隻合法地將鴉片運至香港,再走私到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鴉片貿易更被合法化。

香港洋行圖玻璃畫,19世紀中期香港海事博物館

自19世紀初期起,大型外資公司在港紛紛成立,如怡和洋行、寶順洋行、太古洋行、旗昌洋行、瓊記洋行等,它們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並涉足各行各業,如製糖、造船、船塢、紡織、製作纜繩等。

從中環海旁或德輔道東望瓊記洋行及聖約翰座堂 (1869/1871) 創作者:維康圖書館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另一方面,在港華商將中國貨品經香港轉口到海外的華人社區,同時亦經香港將外國商品轉運內地,南北行貿易遂應運而生,如元發行、乾泰隆等。

中環海濱照片複印本 (1890) 創作者:何安達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立法局旁的建築物上有三間公司名稱,包括多利順洋行、寶隆洋行和摩拿有限公司。

香港仔旱塢上的「唐奈號」,約1873年香港海事博物館

早期船塢與港口設施

隨著航運及貿易活動愈來愈頻繁,香港逐漸確立轉口港的角色,並造就了造船及船舶維修業的發展,如香港仔的那蒙船塢、合普船塢便是香港早期主要由外國人經營的船塢。

合普船塢與那蒙船塢,約1880年 (創作者:何安達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位於香港仔的合普船塢與那蒙船塢,是1860年代香港唯一的旱塢,後為香港黃埔船塢公司收購。圖中所見是停泊在船塢中的兩艘快速帆船。

停泊於太古船塢內的蒸汽輪船「聯合號」 (1910)香港海事博物館

一群太古或黃埔船塢的工人正在甲板上進行拆船作業,約1900年香港海事博物館

1860年代,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及於仁船塢公司相繼成立。及後香港黃埔船塢通過與於仁船塢合併,又收購山市船廠、大同船塢等小型船塢,終於成為壟斷市場的本地船塢業巨頭,直至20世紀初期太古船塢的崛起。

停泊於香港黃埔船塢的英國皇家海軍戰艦「強大號」,1890年代香港海事博物館

太古船塢,約1938-1939年 (創作者:左麗愛女士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環海濱、卜公碼頭與後方的匯豐銀行,1901年後香港海事博物館

在航運業持續發展下,香港港口的配套也日益重要。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政府的港口設施工程主要集中在公眾碼頭、海堤和海旁的興建及維修,如卜公碼頭、皇后碼頭、天星碼頭、汽車渡輪碼頭等。寶順洋行及怡和洋行等私營企業也有參與修築碼頭的工程。

香港碼頭的中國工人正將海外運來的蘇格蘭威士忌搬到岸上 (1930)香港海事博物館

照片中所示為詹姆士.布坎南公司生產的蘇格蘭黑白威士忌

橫瀾燈塔及禮砲砲組,明信片 (創作者:Photo courtesy of LHRC and Roy Ian Delbyck)香港海事博物館

2) 二戰前建造的香港燈塔

香港西南面的橫瀾燈塔 (創作者: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海事博物館

「任波濤洶湧吧, 人類的船還是向前行。 前面有霧。啊,當心暗礁! 夜來了,黑暗中,你看見那座燈塔嗎?」 ──香港作家舒巷城

《光緒二十年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 通商各關沿海建置警船鐙各地方總圖 (1895) 創作者:哈佛燕京圖書館香港海事博物館

燈塔在香港早期的航運貿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海上航行的明燈,有助於維護海上交通的安全。燈塔的主要功能是指示船隻安全進出港口,避免發生觸礁事故,多建於面海的岬角,或礁石、礁排上面,用來向駛近的船舶示警。

香港屬濱海地域,進出水域的船隻甚多,故於險要處興建燈塔,以指示船隻航行至關重要。早於1857年,英國樞密院貿易委員會曾要求香港政府於南中國海的東沙島淺灘興建燈塔,為航海人士導航,但由於政府財政支絀,計劃無法實行。

《光緒二十年通商各關警船鐙浮樁總冊》 主要燈塔名稱 (1895) 創作者:哈佛燕京圖書館香港海事博物館

1869年蘇彝士運河建成開通後,中外通商活動更趨頻繁,修築燈塔的建議再被提出,並獲政府撥款興建。香港政府幾經商議,於1873年決定在鶴嘴、青洲及哥連臣角興建燈塔,它們是香港開埠初期最早設立的燈塔。其後政府陸續在港口沿岸設置燈塔,數十年來為無數進入香港的船舶導航。

2010年12月29日香港郵政發行的「香港燈塔」正式首日封香港海事博物館

鶴嘴燈塔

鶴嘴燈塔位於香港島東南面,於1875年啟用,英文稱為「德己立角燈塔」,以紀念首任駐港英軍總司令德己立少將(1784-1855)。燈塔的照明儀器屬固定一級屈光鏡,可發射出白色燈光。射燈焦平面為海拔200呎,晴天時射距達23海里,可照射到果洲群島、橫瀾島、南丫島、宋崗島及伶仃島一帶的海域。1893年橫瀾燈塔建成啟用後,鶴嘴燈塔功能漸失,至1896年停用。1975年改為自動化操作後重新投入服務,無須派員駐守。鶴嘴燈塔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燈塔,2006年列為法定古蹟。

2010年12月29日香港郵政發行的「香港燈塔」郵票套摺香港海事博物館

青洲燈塔

繼鶴嘴燈塔於1875年啟用後,青洲燈塔亦於同年投入服務。青洲燈塔位於香港島西北面,有新、舊兩座。舊燈塔的照明儀器屬固定四級屈光鏡,可發射紅、綠色燈光。射燈焦平面為海拔95呎,晴天時射距可達14海里。1905年,政府將鶴嘴燈塔的訊號燈移置青洲,在青洲另建一座更高更大的塔樓,稱為新青洲燈塔,新燈塔在1970年代起改為全自動操作。青洲燈塔建築群於2008年列為法定古蹟。

九龍及香港全景圖,約1860年 (創作者:費利斯.比托)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是最早從九龍拍攝香港島的全景圖。最初為六張單獨的照片,現分兩部分複製而成。全景圖從今天京士柏附近的一個有利位置朝南面拍攝,遠處所示為香港島,視線所及之處東起鯉魚門,西至青洲。

橫瀾燈塔工程圖 (創作者:DMH和Photo courtesy of Felicity Somers Eve and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Bristol)香港海事博物館

橫瀾燈塔

19世紀末,香港政府再建議於蚊尾洲和橫瀾島兩地興建燈塔。橫瀾燈塔位於橫瀾島西南面,鄰近蒲台島,於1893年投入服務。燈塔安裝了先進的訊號燈,以石油為燃料,其旋轉的照明儀器則浮於水銀上,向四周發射燈光照明。在當時亞洲水域內,只有兩座燈塔採用這種先進設備,橫瀾燈塔是其中之一。

橫瀾燈塔工程圖 (創作者:DMH和Photo courtesy of Felicity Somers Eve and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Bristol)香港海事博物館

橫瀾燈塔外觀 (創作者: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海事博物館

橫瀾燈塔最初由中國海關管理,隨著新界於1898年租借予英國後,燈塔於1901年移交香港政府接管及運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橫瀾燈塔遭受嚴重破壞,修復工程於戰後展開。自1989年起,燈塔改為自動化操作,並於2000年列為法定古蹟。

橫瀾燈塔內部 (創作者:古物古蹟辦事處)香港海事博物館

橫瀾燈塔(複製)及AGA照射燈 (創作者: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借展和鳴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海事處)香港海事博物館

從山頂俯瞰香港海港和中環一帶,1950年代初香港海事博物館

3) 港口新貌:國際轉口港

維多利亞港日落,水彩紙本,約1960年代 (創作者:甘長齡 (1911-1991)和陳淑貞女士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坐在渡輪上,船開了, 她不禁回頭瞧了一下 那快將建成的海運大廈和那新碼頭。 五年前 她是在九龍倉那個舊碼頭上送走德銘的。」 ──香港作家舒巷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黃埔船塢造成的損毀 (創作者:大衛.莊士敦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戰時及戰後重建

1937年7月,隨著中日戰爭的爆發,香港所有港口建設工程停頓,轉口港也無法發揮昔日的功能。1941年12月28日日軍正式佔領香港,主要航道被日軍操控,香港航運業蒙受巨大影響。許多碼頭被迫停止運作,或被日軍佔據改為軍用。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重建工作隨即展開。

日軍向英國政府派遣和平特使勸降 (1941)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幅照片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由《先驅報》記者在香港拍攝。照片所示為日軍在1941年12月18日發動襲擊前,向英國政府派遣和平特使勸降。

在香港水域的「福州二號」香港海事博物館

照片所示為在香港水域的「福州二號」。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所屬的太古輪船公司造成重大打擊,期間船隊損失三十多艘船隻。到1946年,大部分中國沿海和內河航線都禁止外國輪船公司經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黃埔船塢的重建工作 (創作者:大衛.莊士敦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戰後的當務之急是維修與重建碼頭、貨倉及船塢等設施,以恢復海港及海上運輸的正常運作。擴建銅鑼灣避風塘是戰後首項大規模工程,後來更於全港各區興建新的避風塘,以便在颱風襲港時,供漁船及其他船隻停泊之用。而1950年代位於中環一帶的碼頭重建工程,則包括天星碼頭、皇后碼頭及港澳客輪碼頭等。

香港九龍碼頭及貨倉有限公司 (1969) 創作者:詹姆士.埃弗里特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工業化與現代化

戰後香港專注發展海港經濟,香港工商業的興旺發達及進出口貿易的龐大需求刺激了航運業的發展。由於愈來愈多遠洋船隻進出及停泊香港,太古船塢與黃埔船塢遂提升其設備,同時聘用大量勞工從事修船及造船業,使這些行業得以蓬勃發展。而香港九龍碼頭及貨倉有限公司(簡稱九龍倉)和北角碼頭有限公司等多家貨倉公司,均設於泊位旁邊,且設有現代化設備,以方便貨物運送。1940至1960年代,華人船東如董浩雲、包玉剛、趙從衍、顧宗瑞、曹文錦等創立的航運公司及船隊,對香港航運業界影響深遠。而受惠於航運業及進出口貿易的蓬勃發展,香港的工業化進程於1950至1960年代得以實現。

香港九龍碼頭及貨倉有限公司香港海事博物館

外來船隻進出香港海港大增,港口設施也日漸發展,以確保航行安全。輔航設備如燈塔、訊號站等設施大幅增加,舊式燈塔改裝新式的導航燈及訊號系統,以與時並進。沿岸填海、修築碼頭、疏浚航道、增建避風塘等工程,都是城市現代化的象徵,進一步促進了海港的發展。

香港干諾道中海傍景象,1950年代香港海事博物館

這幅黑白照片撮取了1950年代香港干諾道中海傍的景象。從左至右的建築物分別為舊最高法院大樓、中國銀行大廈、皇后碼頭、匯豐銀行總行大廈、皇后行、聖佐治行。除舊最高法院大樓外,其他建築物均已拆卸或重建。干諾道中自20世紀初起已是香港的銀行和商業中心。

銅鑼灣避風塘與東區走廊 (1985)香港海事博物館

攝於1985年的銅鑼灣避風塘與東區走廊。避風塘是水上人的家,他們有自身傳統的生活方式,與主流社會相異。當時,避風塘仍大致由錨定的遊艇與傳統的舢舨小船兩者均分停泊。而東區走廊則是1980年代填海規劃的成果,主要作用是紓緩港島東交通幹道過分擠擁的問題。

「嘩啦嘩啦」橫渡維港 (1920)香港海事博物館

渡海船隻

本地的海上運輸及交通需求日增,促進了造船業的工業化進程,不同船種應運而生。當時大部分機動船艇均由香港的船廠製造,例如「嘩啦嘩啦」,主要用於載客橫渡維港以及接載遠洋輪船水手往來船隻和碼頭。「嘩啦嘩啦」於1950至1960年代在渡海運輸服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1970年代的「嘩啦嘩啦」船模型 (2010)香港海事博物館

「新疆二號」在港口向拖船卸貨 (1954)香港海事博物館

拖船早於19世紀後期便開始服務香港,起初用於載客和運貨,其後轉而處理貨運和拖拉遠洋輪船。自1960年代起,香港出口貿易日漸蓬勃,大型船隻進入香港頻繁,拖船因此被廣泛應用。

「太古號」拖輪模型,21世紀製 (創作者:Phileas Fong先生惠贈)香港海事博物館

舊香港天星碼頭,面對干諾道海旁的英國愛德華時代建築,1950年代香港海事博物館

1950年代,為配合城市發展,加強香港島、九龍半島、離島之間的交通往來,渡輪服務網絡急速發展。油蔴地小輪公司和天星小輪公司均陸續添置渡輪投入服務,渡輪遂成了橫渡海港的重要渠道。

天星小輪模型 (2007) 創作者:香港富創國際有限公司香港海事博物館

上環港澳客輪碼頭 (1966)香港海事博物館

照片所示為1966年上環的港澳客輪碼頭。來往香港港澳碼碩和澳門外港碼頭之間的直航和固定航線於20世紀中葉開始,「德星號」、「大來號」、「佛山號」等客輪,於1950至1960年代開始營運。此處還設有香港的海員招募處,以便船東騁請合資格的海員,同時保障他們的利益不被剝削。

「聖胡安號」貨輪正在香港九龍海運碼頭旁處理香港貨櫃 (1969)香港海事博物館

貨櫃業與國際港口

香港的貨櫃業始於1960年代初期,當時香港只有九龍倉、北角碼頭和九龍船塢三處可以處理標準貨櫃的裝卸。在貨櫃運輸的初期,許多貨櫃船由散貨船改裝而成。及後貨櫃運輸開始趨向全球化,香港政府為應付日益增長的貨櫃船停泊需求及提升香港航運業的競爭力,決定增建貨櫃碼頭。

在香港航行的散裝貨船「白雪公主號」 (1965)香港海事博物館

葵青貨櫃碼頭 (1988)香港海事博物館

由私人發展商在葵涌海床地段分階段興建的貨櫃碼頭,至1976年已有五個貨櫃碼頭全面投入運作。為應付貨櫃港口的發展需求,1980至1990年代政府決定進一步填海,以擴充葵涌貨櫃碼頭。隨著國際海上貿易的蓬勃發展,香港的貨櫃處理量不斷攀升,令香港成為全世界最繁忙的貨櫃港之一,晉身成為一流的國際港口。

葵青貨櫃碼頭模型 (2005)香港海事博物館

hkmm-logo1香港海事博物館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主辦機構:
香港海事博物館

贊助:
MATF

展覽製作:
温麗娜(前香港海事博物館助理館長)

展覽顧問:
譚廣濂(香港海事博物館顧問)

中文校閱:
游學華

英文校閱:
Margaret Clare Wadsworth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