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說兔

溫馴可愛的兔子有著多變的藝術形象。在癸卯兔年,讓我們以數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及私人收藏兔文物,和大家一起探索中國兔文化,共慶新春。

西王母玉兔搗藥龜鈕銅印 頂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一、搗藥的牠

先秦以來文獻中便不乏「月中有兔」的想象,為兔子添上浪漫的神話色彩。早期月中所繪者多爲奔兔,東漢晚期開始,搗藥玉兔也出現在月中。

這方文物館收藏的漢印上有一隻玉兔跪坐搗藥。

旁邊高臺上戴著勝形髮飾的人,應便是西王母。

擁有不死仙藥的西王母,是搗藥玉兔的常見搭檔之一。

月宮紋銅鏡 月宮紋銅鏡 (唐(618–907))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唐代則流行以月宮場景裝飾的銅鏡——搗藥玉兔、蟾蜍、桂樹、嫦娥是廣受歡迎的「月宮紋」組合成員。 但文物館藏的這塊銅鏡背面只有前三者......

月宮紋銅鏡 背面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那麽,嫦娥會不會就是......在照鏡子的妳呢?

澄泥仿宋玉兔朝元硯 澄泥仿宋玉兔朝元硯 (清乾隆 (1775-1790))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二、望月的牠

唐以後兔不僅在月之中,也常有在月之外者,或作望月姿態,即所謂「玉兔朝元」。

這方懷海堂藏「玉兔朝元 」硯是乾隆設計的仿古六硯之一。它深受乾隆帝喜愛,曾大量生產以賞賜臣下。

澄泥仿宋玉兔朝元硯拓本 (清乾隆(1775-1790),光緒八年(1882)拓本)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文物館藏有這件硯臺的拓本。

拓本上的文字記錄了這個翰林家族獲嘉慶帝賞賜此硯的經歷。

以下兩件明代印章的印紐均為兔擡頭造型,這是兔在宋以後器物中的常見姿態,也可理解成望月之兔的延伸。

「子良」兔鈕銅印 全貌一,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嘉靖己丑武士」兔鈕銅印 「嘉靖己丑武士」兔鈕銅印, 明嘉靖八年,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青花五彩鷹兔紋盤 (明天啟(1621–1627))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三、被覬覦的牠

除與月相關外, 在中國藝術中,  兔還常與鳥聯繫在一起。

這件明晚期五彩瓷盤所繪者似鷹,盤旋回首或是想獵食,所謂「㩳身思狡兔」。

人物鳥獸紋金帶板 特寫九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同樣屬於明晚期的金帶板錘鏨了立體的飛鳥與奔兔。

鳥俯身下衝

兔奔跑回望

鳥兔一走一飛(或一動一靜)的對比產生張力,趣味橫生。

玉兔(改制成墜件) 全貌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三、胖胖的牠

兔的藝術形象在宋後變得豐腴可愛。

這件文物館藏南宋玉兔造型渾圓,用刀不多卻簡潔傳神,體現工匠的巧思。

玉兔(改制成墜件) 頂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它背後開有一孔,或後期曾改制成墜飾,如扇墜一類等。

瓷白兔 瓷白兔 (0/0) 創作者:黃文宗(1910–2003)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這件出自黃文宗女士(1910-2003) 之手的瓷兔也是體型圓潤。

雙耳碩大挺翹,以誇張手法凸顯其表徵,如同漫畫。

白兔青菜(《仿古冊頁》之一) (道光癸巳(1833)作) 創作者:潘瑤卿(活躍於嘉慶至道光)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四、筆墨裏的牠

呈現兔子的藝術媒介當然少不了風格各異的繪畫!

在這件清代女畫家潘瑤卿的《白兔青菜》中,白兔沒有用墨綫勾勒,而是透過留白繪出,這種技法稱爲反畫。

兔旁繪一白菜,菜葉中待顔料將乾時撞入水或白粉,爲粵畫中此技法使用較早者。

一筆兔 (1977年) 創作者:丁衍庸(1902–1978)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這件丁衍庸(1902-1978)的《一筆兔》,是圖畫亦是書法。

作品參雜以抽象主義、原始主義等西方藝術影響,體現了丁公「跨越中西,遊戲古今」的造詣。

雙兔(《動物冊頁》之一) (1978年) 創作者:劉繼卣(1918–11983)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與丁公抽象的《一筆兔》不同,劉繼卣  (1918-1983)  《雙兔》造型準確,兼工帶寫。

兩兔神情乖巧又靈動,栩栩如生。

園日涉趣 (2021年) 創作者:唐錦騰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中大藝術系唐錦騰教授 《園日涉趣》 ,則運用宋元工筆的傳統技法,更爲工細。

黑白雙兔為暈染後順其肢體結構再鈎描毛髮,顯出皮毛的細緻質感。

雙兔造型迥異,一臥一立,一黑一白,然而均望向畫作左方。作爲藝術家誌慶結婚周年的作品,或帶出了性情各異卻能和諧共處的主題。

總括而言,作爲古代常見動物,兔是中國藝術中重要的動物主題之一。兔圖像的演變與詮釋反映古代生活與信仰;其表現亦隨著藝術風格的轉變而越發豐富。通過香港中文大學上述展品,或可體會文物與藝術中之趣味。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內容建基於及摘錄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策劃之「癸卯說兔」展覽,並由網上展覽助理林嘉盈、教育推廣及傳訊組整理。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