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而通─篆書的故事

三國 魏人 三體石經墨拓本春秋傳 (AD 222-AD 280) 創作者: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

書法是人類文化史上特殊的藝術形式,除了運用在日常書寫中,長久以來也發展出完整而獨立的藝術理論體系。有關書法的發展歷程與審美品評,始終是受到關注的課題,其中篆書的發展頗為精妙。

周毛公鼎東漢拓本 橫披 (BC 1046-BC 771) 創作者: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代篆書琳瑯滿目,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盟書、簡帛書、璽印文、錢幣文、石刻文字等,可簡單區分為大、小篆

秦統一文字之前通稱大篆。

漢 永受嘉福瓦當墨拓 (BC 206-AD 220) 創作者: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

隸書在秦漢之際發展成熟,成為通行書體,自此篆書退出書寫主流,成為特殊的裝飾文字

楊沂孫 篆書五言聯 (AD 1644-AD 1911) 創作者:楊沂孫(1812-1881)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北朝以後又發展出楷書與行書。直到清代,三代秦漢古文字陸續出土,加上務實學風的影響,書家重新探索古代筆法,終於在篆書寫作上開創新局。

宋 郭忠恕書三體陰符經墨拓本 (AD 960-AD 1279) 創作者:郭忠恕(917-977)國立故宮博物院

儘管古老的篆書很早就脫離日常使用脈絡,卻能以其高度的藝術性延續生命。

宋 常杓 篆書宋人詞 (AD 960-AD 1279) 創作者:常杓(13世紀初)國立故宮博物院

篆書筆法雖然簡單,線條起伏變化也較小,其結構卻極富變化性

從方正、寬扁到不規則形都能加以安排,很容易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媒材上。

趙之謙 篆書七言聯 (AD 1644-AD 1911) 創作者:趙之謙(1829-1884)國立故宮博物院

唐代書論家孫過庭(約647-約690)曾說:「篆尚婉而通」,明確指出篆書賞鑑的重要參考標準。

王壯為 王弇州法書苑序 (AD 1911) 創作者:王壯為(1909-1998)國立故宮博物院

篆書要達到婉而通的境界,除了線條的流暢與質感,還需配合篆法的空間安排,才能展現出各種不同的美感。本展特別選出不同時期的篆書來介紹風格流變與欣賞角度。

西周晚期 毛公鼎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772 BCE.)) 創作者: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

周 毛公鼎全形拓本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毛公所鑄,清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岐山縣)。

周毛公鼎東漢拓本 橫披 (BC 1046-BC 771) 創作者: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

其銘文達四百九十九字,記載了毛公衷心為國獻策之事,是金文(鐘鼎文)中的經典名作。全作書寫精謹,線條凝練,字形狹長,疏密有致,帶有古樸風格。
  

全形拓是一種以墨拓技法輔以線描、繪畫、剪紙等技法,把器物原貌轉移到平面拓紙上的技藝。此作為葉公超先生捐贈。

漢 永受嘉福瓦當墨拓 (BC 206-AD 220) 創作者:不詳國立故宮博物院

漢 永受嘉福瓦當墨拓

瓦當於西周時已經出現,裝置於屋簷前端,用來擋住上方的瓦,保護檐頭同時便於洩水,上面經常裝飾圖案、動物紋和文字等。

此作以鳥蟲篆體書寫「永受嘉福」,寓意吉祥,線條婉轉繚繞,空間佈排勻稱,有極高的藝術性。本件為葉公超先生捐贈。

俞和 篆隸千文 (AD 1279-AD 1368) 創作者:俞和(1307-1382)國立故宮博物院

俞和 篆隸千文

俞和(1307-1382),字子中,號紫芝生,浙江杭州人。性安恬澹泊,能詩,善書法,遍臨晉、唐諸家,功力極深。早年得趙孟頫(1254-1322)親授,故書法逼似趙字。

俞和 篆隸千文 (AD 1279-AD 1368) 創作者:俞和(1307-1382)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冊以篆、隸隔行並排書成,除了方便識讀外,亦表現不同書體的美感。篆書的結體修長堅實,線條瘦硬挺拔,隸書結字方闊,用筆嚴謹整飭,風格優雅。

齊白石 篆書阿彌陀佛 (AD 1911) 創作者:齊白石(1864-1957)國立故宮博物院

民國 齊白石 篆書阿彌陀佛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篆書「阿彌陀佛」四大字,字形利用大量的幾何構圖來組成,強化視覺上的穩定感。

濃墨與飛白穿插使用,增加線條的變化與趣味,整體感覺氣勢磅礡。本幅為林誠道先生捐贈。

王壯為 王弇州法書苑序 (AD 1911) 創作者:王壯為(1909-1998)國立故宮博物院

民國 王壯為 王弇州法書苑序

王壯為(1909-1998),晚號漸翁,河北易縣人。此幅用上個世紀中出土的侯馬盟書筆法來創作,行筆講究輕重緩急,線條變化豐富,既有圓潤厚重,也有輕靈蒼勁。

其結構方圓兼備,帶著篆書中罕見的生動活潑氣息。本幅為云辰文化基金會捐贈。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本線上展覽來自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婉而通─篆書的故事」,由本院書畫處何炎泉副研究員策劃,展期為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25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