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青铜

来自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铜鹿角立鹤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2400年前的地下乐宫

197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随州市发掘了擂鼓墩1号墓。这是一座战国早期大墓,墓主人是一位名叫“乙”的曾国国君,爵位为侯爵,下葬年代不早于公元前433年。因为墓中文物共出现了208处刻有“曾侯乙”字样的铭文,因此习惯上称墓主人为曾侯乙,而这座墓葬墓也更常被称为曾侯乙墓。

这座深埋地下2400多年的宝库分为西、北、中、东4个椁室,呈不规则多边型,总面积达220平方米,共出土了15404件文物,其中,由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编钟、编磬、琴、瑟、排箫、篪等组成的交响乐团,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博物馆和音乐厅。许多未必声名显赫的玉器、漆器, 也以精湛的工艺和奇特的外形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曾侯乙墓为我们完整再现了古代贵族礼乐制度中的钟鸣鼎食以及先秦时期的生活场景,也改变了人们对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化的认识,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今天,这些珍贵的文物被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厅当中,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古人在短暂的生命中追求灵魂的永恒,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对神明的敬畏,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充满浪漫的情怀。

墓室积水中的曾侯乙编钟 (1978-05)湖北省博物馆

偶然的发现

沉睡千年的地下宫殿

湖北省地图暨曾侯乙墓所在位置示意图湖北省博物馆

时间回到1977年9月的东团坡。夏日的酷暑仍旧留存,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的味道。此时,解放军武汉军区空军雷达修理所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扩建厂房的准备工作,原本高低不平的地面被陆续炸开并进行平整化。随着工程的不断进展,开疆拓土的目标逼近规划区域的东团坡上的小山岗,当士兵们以对待其他土地相同的方式开垦这里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当表层土壤被掀起之后,露出了大片质地松软的褐色泥土,这种与众不同的泥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恰巧这个兵团里有两位热心考古的同事,副所长王家贵和所长郑国贤。他俩平时在业余时间一起研读过很多考古类书籍,参观了很多博物馆。所谓技多不压身,对于这些不同寻常的褐色泥土,两人很快作出判断,这种土很可能是古代填埋墓坑时留下的,这样说来,在土层下面或许埋藏着一座神秘的墓葬。

二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四处奔走,他们希望证实自己的判断,更希望平时的业余爱好成为重大考古发现的指南。从县文物局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锲而不舍地坚持之下,来自擂鼓墩东团坡上的褐色泥土终于引起了关注。一阵紧锣密鼓的工作部署之后,1978年5月11日,“湖北随县擂鼓墩大型古墓”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 (1978-05)湖北省博物馆

一共用了3天的时间,47块巨型椁板被陆陆续续吊起,起重机以持续的轰鸣声宣誓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然而,在没有机械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大木条制作完成并覆盖在墓葬上方的呢?当然,这是一个话题之外的问题。墓葬的结构终于显现,这个巨大的“水坑”内部被设计成不规则多边形,由巨大的长条方木自上而下垒成总面积达220平方米的空间,12道木墙将这里隔成了西、北、中、东4个“房间”,东西长19.7米,南北宽15.72米。经过时光的洗礼,这些木条已碳化成漆黑色,整个墓室一共使用了约378立方米的木料。

墓室积水中的曾侯乙编钟 (1978-05)湖北省博物馆

发掘工作进行到第5天,开始抽除墓室内的积水。工作人员持续的测量水位与墓室顶部的距离,当下降的数字显示为40厘米时,水中隐约出现了两个木架的顶端。又过了一天,编钟的顶部显露出来。这实在太令人振奋了,瞬时间欢呼声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将这个消息传向四方。在当年的考古报告上,我们找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1978年5月23日清晨5时5分。

科研人员测量编钟数据 (1981)湖北省博物馆

经过考古学家40多个日夜的奋战,一座沉睡了2400多年的古墓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墓中共出土15000余件文物;9个种类共125件乐器组成的金石乐队;134件成套青铜礼器;8个种类共4777件兵器、9种共1127件车马器,等等。这些宝藏体现了周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观念。同样炫目的还有那些巧夺天工的玉器和漆木器(26种5012件)、金器(9件)、金箔(940片)、竹简(240枚),等等。这些器物保存之完好、种类之齐全、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大墓的发现,为世人再现了一座沉睡2400多年的地下宝库。

铜建鼓座湖北省博物馆

乐器

曾侯乙墓出土9种125件乐器,向我们展示了一座2400多年前的地下乐宫。

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

"Chu Shang", song made by the chimes of Zeng Hou Yi.
00:00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它由大小不同的青铜钟按照音调高低次序排列,悬挂在钟架上,以敲打的方式进行演奏。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共65件,包括19件钮钟、45件甬钟及1件楚王熊章赠送的鎛钟,分3层8组悬挂在曲尺形钟架上。全套钟的装饰包含人、兽、龙、鸟、花瓣、几何等造型,使编钟成为一座有声的艺术雕塑佳作。

The musical sound made by the replica Bo Bell.
00:00

这件圆形的青铜钟称为鎛钟。公元前433年,楚惠王下令制作一套圆形鎛钟,赠送给曾侯乙,作祭祀之用。其中1件鎛钟在曾侯乙去世后,被悬挂在这套编钟上,和国君一起长眠地下。

The lowest pitch made by the replica Yong Bell.
00:00

中层和下层甬钟负责中音与低音的演奏

The highest pitch made by the replica Niu Bell.
00:00

最上层是3组纽钟,负责高音部分。

曾侯乙编钟 - 2湖北省博物馆

"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Variations",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made by the chimes of Zeng Hou Yi.
00:00

曾侯乙编钟 - 甬钟 - 局部1湖北省博物馆

钟体上的铭文标示了编钟的悬挂位置、配件挂钩、敲击部位及其所发乐音的名称。

曾侯乙编钟 - 甬钟 - 局部2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 - 局部4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 - 局部1湖北省博物馆

6个青铜佩剑武士承托着彩绘木梁。

曾侯乙编钟 - 局部2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 - 局部3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磬湖北省博物馆

磬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甲骨文中,“qìn”字(汉字:声)是人耳对击磬的感受。磬的音量小于钟,但音色清脆,富有穿透力,以编钟、编磬为主奏乐器的音乐源自商代,盛于周代,是当时宫廷音乐的主流。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共32块石磬,由大理石和花岗岩磨制而成。磬块呈倨句形,多数刻有编号和乐律铭文,分2层悬挂在横梁上,每层均为16件,由小到大依次排列。每件磬块可发出1个音阶,依照十二半音音列,音域跨越三个八度。

曾侯乙编磬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编磬磬架

铜建鼓座湖北省博物馆

这件建鼓座结合了分铸、铸接、铜焊、镶嵌等工艺,由8对镶嵌着绿松石的大龙簇拥着中心圆柱,圆雕的群龙身上盘绕着数十条小龙,首尾呼应,相互缠绕,给人纷繁缭乱、变幻莫测又舒展开朗、生动有序的奇特感受,圆座的外缘有4个对称的铜环提手。整个鼓座远看像一盆熊熊燃烧的火焰,近看似乎是阵阵鼓声惊醒了群龙,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统一。

铜鹿角立鹤湖北省博物馆

这只神鸟引发过无数的猜测,有人认为它是引魂或镇墓用,也有人认为鹿角的弧度刚好镶嵌一面鼓,所以是一件乐器。

铜鹿角立鹤 - 侧面湖北省博物馆

铜鹿角立鹤 - 局部1, 收藏方:湖北省博物馆
收起展开详情
铜鹿角立鹤 - 局部2, 收藏方:湖北省博物馆
收起展开详情

曾侯乙铜尊盘 - 铜尊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酒器

酒器和食器是礼器的重要组成。曾侯乙墓展示了精湛的礼器铸造技术,搭配乐器,便是一套完整的礼乐文明。

曾侯乙铜尊盘湖北省博物馆

这套酒器由本体、各部附件和镂空附饰3部分组成。铜盘内立有1件铜尊,铜尊装酒,铜盘盛冰,就可以起到冰镇的作用。尊口、盘口和铜盘上的4个抠手做成细密繁复、玲珑剔透的镂空纹饰,尊的颈部有4条圆雕的龙形装饰,它们头部向外,口吐长舌,身体也是由镂空纹饰组成,这些圆润灵动的纹饰使尊盘成为一套造型端庄、纹饰精巧的艺术珍品。

曾侯乙铜尊盘 - 铜尊湖北省博物馆

“虺”(huǐ)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龙,生活在水中,它们在尊盘上形成华丽的镂空蟠虺纹。这些虺是采用失蜡法熔模铸造。失蜡法是青铜冶铸史上的重大发明,现代称之为熔模铸造。它的原理是在蜡做的模型之外浇淋耐火材料(如泥浆),待干透形成铸范后,通过高温煅烧使蜡融化流出,整件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向内浇注铜液。铜液冷却后将泥范脱落,形成铸件,再焊接到本体上。整个尊体使用了34个部件,通过56处铸焊连成一体,铜盘使用了38个部件,经由44处铸焊连成一体,铸造、组合工艺都极其繁复,造型、装饰、设计十分精巧,是战国时代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

曾侯乙铜尊盘 - 铜尊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铜尊颈部

曾侯乙铜尊盘 - 铜盘湖北省博物馆

铜盘全貌。

曾侯乙铜尊盘 - 铜盘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铜盘的足

铜鉴缶湖北省博物馆

鉴是一种盛水器。鉴内装上一种叫“缶”的酒器,在鉴与缶之间可以放置冰块。战国早期还未发明蒸馏酒,自然发酵的酒液在炎炎夏日容易变酸,冰镇可以让酒液保持爽冽的口感。这时候的酒液还会存留酒渣,所以还需搭配过滤器,用来过滤残渣。

铜鉴缶 - 2湖北省博物馆

铜鉴缶的分解图,铜缶套在铜鉴内部。

铜鉴缶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铜鉴的耳部

铜联禁对壶湖北省博物馆

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禁制作于西周早期。周朝灭商之后,周文王吸取前朝奢靡亡国的教训,将盛放酒器的器皿命名为“禁”,告诫子民禁止酗酒。曾侯乙墓的铜禁上,承放着两件形体硕大的铜壶。这对壶的造型雄伟奇特,两条龙攀附在壶身上成为壶耳,壶身遍饰蟠螭纹,壶口作镂空设计,壶颈内壁有两行七字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

这对铜壶和禁的总重超过240公斤,所有的重量都落在禁的底部四只身躯玲珑、昂首张口的小神兽身上。如果它们的位置稍有误差,壶身就会倾斜,不仅表现出古人对力学的精确掌握,更是力与美的结合。

铜联禁对壶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铜尊缶湖北省博物馆

铜尊缶 - 局部2湖北省博物馆

铜尊缶 - 局部1湖北省博物馆

铜尊缶上的铭文

铜提链壶湖北省博物馆

牛形钮铜盖鼎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食器

在祭祀仪式中,商人注重酒器,而周人注重食器,因而诞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食器。

铜升鼎湖北省博物馆

鼎是古代炖煮食物的生活用器,新石器时代就有用粘土制成的陶鼎,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铜鼎从日用炊器演变为祭祀礼器,被赋予权力色彩。升鼎在祭祀中用于盛放煮熟的牲肉,奇数组合的升鼎,搭配偶数组合、用以盛放粮食的铜簋,是一套象征礼制的组合,代表使用者的身份与地位。九鼎八簋,是天子享用的等级。

铜簋湖北省博物馆

铜镬鼎湖北省博物馆

“镬”(huò)是锅的名字,镬鼎在出土时,配有形似锅铲的长柄勺,鼎内遗存半边牛的骨骸,腹底有烟熏的痕迹,可见它是烹煮肉类的器物。镬鼎下有3个蹄形足,上为直立的双耳,出土时耳下和耳侧器口上挂有1对鼎钩,需要移动鼎时,可以用它们钩住鼎耳,便于搬动。

铜镬鼎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铜镬鼎上美丽的纹饰

牛形钮铜盖鼎湖北省博物馆

牛形钮铜盖鼎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鼎盖上悠闲自在的牛形钮

铜盖豆湖北省博物馆

汉字“豆”的形状来源于一种名叫“豆”的食器,它的外形很像高脚盘,用来盛放肉酱、腌菜等调味品。新石器时代的人使用陶豆,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豆作为礼器,常以偶数组合出现,依照尊卑长幼次序,规定了不同的使用数量。

铜盖豆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铜盖豆的盖顶依然镶嵌着美丽的绿松石

铜镇湖北省博物馆

生活用具

古人的审美意趣同样体现在生活用具当中,无不流露出精美、优雅、实用的特性。 

铜提链圆鉴湖北省博物馆

铸镶红铜纹饰盥缶湖北省博物馆

铸镶红铜纹饰盥缶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青铜盥缶上的红铜装饰

铜镇湖北省博物馆

古人习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风把席子掀起,会用较有重量的器物压住席子的四个角。在曾侯乙主棺附近,我们清理出4件状如半球形器盖的铜器,内部为空,顶上装饰1枚衔环龙形钮,周身雕铸8条相互纠缠的龙,空隙处分布着14个凸起的小圆圈,它们4个为一组,正好压住席子四角,称为铜镇。

铜炭盘、箕和漏铲湖北省博物馆

这件炭盘和盘中放置着铜箕和漏铲,是一组配套使用的取暖用具。铜箕仿竹蔑编织的纹路铸造,看上去十分轻巧,可以用来盛放木炭或炭灰,漏铲底部有53个菱形漏眼,可以用来筛炭。

铜箕, 收藏方:湖北省博物馆
收起展开详情
铜漏铲, 收藏方:湖北省博物馆
收起展开详情

铜炉盘湖北省博物馆

这套铜炉盘可以用于取暖或煎烤食物,炉盘之间以4只兽形足相连。上方是一个浅腹圆盘,盘腹两侧各有两个环钮,套接一副提链,出土时盘内残存鱼骨,盘底有烟炙的痕迹。
盘下方为炉,带有3个矮足,盘底有13个长方形穿孔用于通风,出土时炉内还装有木炭。从盘底损耗的程度看来,这套器具的使用相当频繁,它的主人应该是一位美食家。

铜熏湖北省博物馆

玉首铜匕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之寝戈湖北省博物馆

兵器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争战十分频繁,各国都十分重视兵器的改良和创新。曾侯乙墓的兵器主要出土自北室,数量庞大,制作精良,宛若一座古代的兵器库。

铜“曾”字徽记三戈戟湖北省博物馆

戟是戈、刀和矛的组合体,既可刺杀又可勾啄,是功能最全面的格斗兵器,将多件戈捆绑在一根柄上组合使用,称为戈戟。

这件三戈戟由三件戈安装在同一根柄上构成,三件戈上均有“曾侯乙之用戟”七字铭文。与锋刃相对的一端称为“内”,最上端的戈在内的后部刻有龙与兽组成的“曾”字徽记,这个变形的汉字可能是曾国的徽章。

曾侯乙之寝戈湖北省博物馆

长柲三戈戟湖北省博物馆

这件三戈戟由三件戈和一支矛安装在同一根柄上构成,这支长柄称为“柲(bì)”,一般长300至440厘米,它以八棱木杆为芯,每个棱面贴覆宽1厘米左右的竹片,外面密密地缠裹着丝线、革带或藤皮,再髹红漆或黑漆。以柲为柄的兵器刚柔相济,平滑坚韧,重量较轻且不易折断,适宜在车战中使用。

长柲三戈戟 - 局部湖北省博物馆

矛状铜车軎湖北省博物馆

在商代和周代,4匹马配2轮车的组合为基本的战车制式。由于战车为木制结构,需要在车轴的两端套上形如圆筒的“车軎(wèi)”,才能固定车轮与车轴。
曾侯乙墓出土了76件青铜车軎,其中有2件矛状车軎非常特别,它的上部为矛,连在下部圆形的軎上,既能固定车轮的轴头,又因它像矛一样锋利无比,令敌军的车马、步兵都难以靠近,从而增加了作战能力。

矛状铜车軎 - 侧面湖北省博物馆

铜箭镞湖北省博物馆

故事鸣谢名单:

湖北省博物馆

所有参展内容的来源:
展出的故事有时可能由独立的第三方创作,并不完全代表以下提供这些内容的机构的观点。
浏览更多内容
首页
探索
玩一玩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