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非遗产业联盟
中国非遗产业联盟
哈氏风筝
清明时节出游放飞风筝是北京一带的民间习俗,在北京的风筝各流派中,哈氏风筝以其高超的工艺水准和艺术水平享誉国内外。直到现今北京还有“北城黑锅底,南城瘦沙燕”的说法。哈氏风筝是北京风筝的重要流派之一,流传至今共经历四代传人。1939年孙殿起著《琉璃厂小志》载:“哈记风筝,在琉璃厂中间路北仁威观。案:近数十年,以哈记制售之风筝为最著。”一百多年来,哈氏风筝历经四代人的传承发展,由最初的节令性极强的维持生计的“玩意儿”演变为今天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品,从而在北京的风筝流派中独树一帜,极具代表性。
哈亦琦的《风筝制作工艺》中国非遗产业联盟
劈竹子
哈亦琦的《风筝制作工艺》中国非遗产业联盟
烤造型
哈亦琦的《风筝制作工艺》中国非遗产业联盟
裹糊尾巴
哈亦琦的《风筝制作工艺》中国非遗产业联盟
绘制图案
哈亦琦经典风筝作品
哈亦琦,1954年生于北京市,北京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从艺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哈氏风筝的文化底蕴,还用于创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把国外的先进理念融入自己的实践中,制作了一批立体类的异形风筝。近年来他又设计制作了一批传统造型新式图案以及传统图案新式造型的风筝,同时对微型风筝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哈亦琦的《风筝制作工艺》中国非遗产业联盟
哈亦琦在拼绑风筝骨架
【八卦】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八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