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時代

中國外銷銀器之來歷與貿易

The city of Quang Chew Fu or Canton香港海事博物館

1)白銀經濟與環球海貿

白銀充當貨幣的功能,有史以來與跨地域、越海洋的貿易密不可分。隨著海上貿易路線的擴張,銀幣流通於歐洲至地中海一帶,並奠定白銀作為買賣的重要媒介。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Mexican 'Eagle' dollar, 90.3% silver, Casa de Moneda de Mexico, 1888,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寓意著全球海上貿易的開端。當中以西班牙、墨西哥銀元最為流行,廣泛遍布世界各地,確立了國際通行貨幣的體系。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Silver ingot from Song Dynasty,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在中國,唐宋沉船上出水的銀錠,印證了白銀充當中國與東南亞等地通用貨幣的角色,以及古代海洋貿易的繁榮。 (廣東省博物館藏品)

View of Port Acapulco, engraving, 29.6 x 36 cm.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Collection (HKMM2008.0147.0002) (1671)香港海事博物館

1.2) 白銀東漸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自1565年,西班牙每年派遣「馬尼拉大帆船」橫渡太平洋,從墨西哥阿卡普爾科到菲律賓馬尼拉進行貿易。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Exhibition View of "The Silver Age: Origins and Trade of Chinese Export Silver"香港海事博物館

馬尼拉大帆船以木製成,一般載重量為數百到一、二千噸,由西班牙人僱用中國造船工匠在馬尼拉建造,是當時先進的遠航船。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墨西哥海事秘書處贈)

Major Global Trade Routes, 16th and 18th century香港海事博物館

地圖引自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北京:中史編譯出版社,2008年),頁106,209。

World Silver Production and Flow, 16th an 18th century香港海事博物館

地圖引自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北京:中史編譯出版社,2008年),頁106,209。

Cover Photo of Silver Mining and Smelting香港海事博物館

2)銀山冶煉與成器之道

白銀除了充當貨幣外,其作為一種稀貴金屬,因色澤白亮、抗腐蝕、耐火燒、性軟且易於分割的多種特性,常與黃金一併使用,成為歷代製作工藝品的常用材質。 (《天工開物》,宋應星)

Horse-shaped silver rhyton, c.5th century, 24x28cm. The Mengdiexuan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銀器種類繁多,主要有食具、酒具、茶具、飾品、日用雜器等,其風格與外來的西域、波斯文化甚有關聯。(夢蝶軒藏品)

Gilt silver belt plaques with figure pattern, Liao dynasty (916-1125), The Mengdiexuan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其後的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草原游牧民族對銀器需求更大,如常見的銀製馬飾、腰帶、髮飾、食用器皿等,民族特色鮮明。
(夢蝶軒藏品)

Cover photo for sinking lead and forming silver香港海事博物館

2.2) 白銀冶煉

中國銀礦的分佈極為廣泛。冶煉原材料是所有金屬製品生產的首要步驟,有關提煉白銀的過程,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有詳細的描述。(《天工開物》,宋應星)

Silver hairpin in floral design, Qing dynasty (1664-1911), The Cheng Xu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國銀器製造的基本技法與青銅器、金器類同,主要可分為範鑄、錘鍱、鎏金、鏨刻、壘絲、戳印、鏤雕、貼花等類別。同一件器物上往往會施加多於一種技法,以達致不同的視覺效果。
(承訓堂藏品)

Archaistic silver wine ewer, Qing dynasty (1644-1911)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國銀器的常見紋飾有花卉、蝙蝠、龍風、人物故事等,皆是中國傳統美好和吉祥的象徵。
(何安達藏品)

此銀酒壺造型仿自中國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 (何安達藏品)

此酒壺通體飾獸面紋,變形迴紋等,鳳首型壺嘴,展現了金屬工藝間相仿的趣味。
(何安達藏品)

Gilt silver filigree tea set, Early Qianglong.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3)外銷探源- 跨文化邂逅

自16世紀起,歐洲各國對亞洲及東南亞貿易市場的垂涎,帶動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沐文堂藏品)

(left) gold-painted black lacquer slant-lid desk with figure in golden pattern; (right) gold-painted black lacquer Chinese Chippendale side chair with ladies in garden pattern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國、日本等地的絲綢、瓷器及家具,通過頻繁的海上貿易進入歐洲。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La Toilette, oil on canvas (1742) 創作者:Francois Boucher (1703-1770)香港海事博物館

3.1)東方魅力- 風靡歐洲的「中國風」

在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歐洲,曾經掀起過一陣時尚的「中國風」。 (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藏品;SCALA, Florence 提供圖片)

這些中國風外銷受到皇室貴族的欣賞和追捧。 (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藏品;SCALA, Florence 提供圖片)

Toilet set of Catherine the Great consisting of 32 objects, China.1740-1750. Glass, mercury amalgam, paper, silver, filigree, parcel-gilt, wood, velvet, peacock and kingfisher feathers, mother-of-pearl and crystals.香港海事博物館

當時歐洲製作的工藝品,在造型和紋飾上都展現東方元素,如中國花卉、文人、仕女、建築圖案等,尤其體現在巴洛克和洛可可的藝術風格上。
(埃爾米塔日博物館藏品。Vladimir Terebenin攝)

(left) gilt silver jewellery box with repousse landscape pattern; (right) sawasa ware box with repousse landscape pattern and gilt insdie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國風瀰漫著歐洲人對東方文化的想像與渴求,也同時開啟了中​​國銀器的外銷。 (梁氏藏外銷文物)

(Left) spill holder in Chinoiserie figure style; (right) silver tazza with woodcutter stem香港海事博物館

在歐洲,銀器一直被視為財富與權力的象徵,又是皇室宴會中不可或卻的珍品。
(賀祈思藏品)

Abraham Heindricksz van Beyeren, Still Life, c.1640-1680, oil on canvas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國、日本等地的絲綢、瓷器及家具,通過頻繁的海上貿易進入歐洲。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品)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品)

Lacquer cabinets painted with golden floral and phoenix motifs,香港海事博物館

(葉承耀醫生藏品)

Teapot, China, c.1680, silver. Courtesy of the Peabody Essex Museum, Salem, Ma. (E82766.AB)香港海事博物館

3.2) 漂洋過海的外銷銀器

右圖是其中一件最早期的中國外銷銀器。 (麻省薩琳市皮博達·埃塞克斯博物館藏品)

Filigree silver rosewater sprinkler and dish with floral pattern, late 18th century.香港海事博物館

「外銷銀器」一詞,泛指亞洲銀匠製造的出口銀器,以迎合歐洲的品位和需求。 (梁氏藏外銷文物)

Gilt silver filigree cigarette case, 19th century, 12.5 x 5.5 cm. Dr. Yip Shing Yiu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遠洋航運及海洋貿易的迅速發展,是銀器外銷的必要條件,銀器通過外商來華貿易而流傳海外,成為歐洲貴族日用與收藏的時尚。
(賀祈思藏品)

(Close up) gilt silver filigree cigarette case, 19th century, 12.5 x 5.5 cm. Dr. Yip Shing Yiu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葉承耀醫生藏品

(upper) gilt silver filigree brise fan with enamelled landscape design; (lower) gilt silver brise fan with bird and flower design香港海事博物館

中國外銷銀器史始於清康熙,興盛於乾隆至道光年間,並於清末民國持續發展。
(沐文堂藏品)

(left) gilt silver filigree bracelet with pearls inlay; (right) gilt silver filigree bracelet with dragon motifs and pearls inlay香港海事博物館

早期外銷銀器常見的類別包括茶具、提籃、飾物盒、首飾、妝具等,反映女性作為外銷銀器消費者的角色。(承訓堂藏品以及梁氏藏外銷文物)

(Partial) map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published by Henry Colburn (1784-1855), 13 Great Marlborough Street香港海事博物館

4)港口作坊

此地圖顯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1840-1842),廣州、澳門及香港的地理面貌。 (Gordian Gaeta藏,長期借展於香港海事博物館)

廣州十三行洪氏卷軸 (1772) 創作者:U香港海事博物館

4.1) 一口通商- 廣州十三行

自1757年,廣州成為全國唯一專營對外貿易的口岸。廣州十三行的同文街、靖遠街及河南會所街是外銷銀器製造及銷售重地。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Tea service with repousse panels of dragon, bamboo and figures in garden desgin, KC, Canton, late 19th century,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因中國銀器工藝精湛,而價格遠較歐美銀器低廉,故受到來華洋商及船長青睞,他們或購買自用、或定制紀念品饋贈親友。
(沐文堂藏品)

Silver lozenge tray with pierced dragon and bamboo design, Canton, 19th century, 34 x 23.5 cm. Dr. Yip Shing Yiu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常見的廣州外銷銀具有餐具、茶具、高足杯、馬克杯、鼻煙盒等。
(葉承耀醫生藏品)

Standing cup with repousse figures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stand of pine tree and crane form,香港海事博物館

洋人在通商口岸的消遣娛樂也刺激了銀器製造。(沐文堂藏品)

1837年成立的「廣州划船俱樂部」定期舉辦賽艇活動,銀獎杯便是賽事勝出者的戰利品。(沐文堂藏品)

Silver fruit basket with grape motifs, Canton, from Jiaqing to Daoguang香港海事博物館

十三行外銷銀器的風格主要有兩大類, 其一是根據外商來樣仿製的純西方風格。 (沐文堂藏品)

Silver basin with repousse figures in landscape design, Canton, Cutshing, early Daoguang香港海事博物館

第二種風格是將西式型與東方紋飾相結合,沿襲中國傳統的人物、花卉、龍鳳等圖案,具有強烈的中國色彩。 (沐文堂藏品)

Silver tea set with repousse spiral strips of floral and dragon design.香港海事博物館

4.2)白銀、鴉片與五口通商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後,沿海城市福州、廈門、寧波及上海開放為通商口岸,香港島則割讓予英國作為自由港。 (九江制;承訓堂藏品)

Silver oval tray with filigree butterfly and flower pattern, Lisheng, Chengdu, early 20th century香港海事博物館

廣州外銷銀器的專利隨著五口通商而結束,銀器作坊相繼向鄰近的城市轉移,如香港、上海、北京、天津、成都等地。
(成都制;沐文堂藏品)

Set of silver tea service with dragon motif (tea pot, sugar pot and milk mug), Shanghai, c.1920s. Dr. Yip Shing Yiu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19世紀末的上海,接觸大量西方文化。當時上海使用外銷銀器的人,包括社會中接受西學知識、或留學回國的西化華人。 (上海制;葉承耀醫生藏品)

Wu Youru(c.1840-1894), Banqueting in the Yu Garden, 1880,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64.7 x 64.5 cm. Courtesy of Shanghai History Museum.香港海事博物館

如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畫家吳友如1880年繪的《豫園宴樂圖》,紀實繪畫了清末外交家劉瑞芬在上海豫園仰山堂宴請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之弟- 普魯士親王及一眾水師軍官的情景,體現了中西合璧的餐宴匯聚。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品)

Silver wine bottles with pierced floral pattern, Beijing, early 20th century, height 25.5 cm. Courtesy of Guangdong Museum.香港海事博物館

在首都北京,晚清官員不時設宴款待海外賓客的禮節。 (廣東省博物館)

Silver trophy with landscape pattern and lion knob, Tianjin, c.1910, 37.5 x 23.3 cm. Courtesy of Guangdong Museum.香港海事博物館

天津製;廣東省博物館藏品

Set of silver bamboo-shaped tea service, 1900-1910. Courtesy of Guangdong Museum.香港海事博物館

九江製;廣東省博物館藏品

Silver clock with the scene of two dragons playing with a pearl and daisy pattern, Guangdong, 1880-1890, 30.2 x 30.8 x 13 cm. Courtesy of Guangdong Museum香港海事博物館

廣東製;廣東省博物館藏品

Wang Hing silver trophy repousse with crane and orchid patterns, c. 1900, 25 x 17.3 x 60 cm.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製;沐文堂藏品

Drawing of silver presentation baptismal cup香港海事博物館

4.3)跨越海洋的信仰

中西海上經貿及文化交流,有利宗教信仰在異國他鄉的傳播。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先後遠涉重洋,使中國成為一個宗教多元化的國家,也對外銷銀製法器、供器產生需求。 (沐文堂藏品)

Silver-gilt and gilt-metal circular trinket box with enameled pine tree and deer design,香港海事博物館

信仰的傳播也有賴香港及珠三角的地理優越。
(沐文堂藏品)

(From left to right)香港海事博物館

郭實臘(1803-1851)是19世紀著名的德國傳教士,畢生從事宣教、聖經翻譯、著述出版、政治及外交活動。由於他通曉漢語及閩南方言,1832年獲東印度公司聘為傳譯員,跟隨鴉片船進行鴉片貿易及傳教工作。 1834年,他受聘為英政府的翻譯官,曾起草、並親見《南京條約》的簽訂。後來他擔任香港總督砵甸乍的中文秘書,專責香港華人事務。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Silver statue of Maitreyabodhisattva, Qiutianbao, late 19th century, 11.2 x 12.2 x 8.2 cm. Courtesy of Guangdong Museum.香港海事博物館

粵、港、澳三地為宗教信仰的移植和傳播架設橋樑。 (廣東省博物館藏品)

Silver pedestal dish in boat form, Zee Sung, Shanghai, early 20th century, 11.3 x 23 cm.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沐文堂藏品

Inside of Wah Loong and Cumwo Shop at 60 Queen's Road, Hong Kong, 1868 (創作者:John Thompson (1827-1921))香港海事博物館

5)粵港轉移

香港開埠之初,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而迅速崛起,成為外銷銀器作坊、店號和銀匠遷移及發展的理想地。香港作為應該殖民地,華洋雜處,加上自由港的便利,為海外貿易及銀器外銷提供了龐大的市場。 (琵琶地博物館。Allison White 攝)

Wang Hing draft of lobed rim silver bowl with envelope. Esme Parish Silver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5.1) 南下的外銷銀器店

Esme Parish Silver 藏品

Photo of Wang Hing & Co. building and its interior space, c.1895香港海事博物館

Wang Hing silver repousse tea set, seven pieces including tray, first half of twentieth century,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早期香港銀匠的製作工場,主要集中在中上環的荷李活道、士丹頓街一帶,而外銷銀器店則大多設在皇后大道,當中以宏興最具規模,銀器產量尤多。 (沐文堂藏品)

Silver ewer with repousse figures design, Wang Hing, Hong Kong, early 20th century, height 32 cm.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宏興於廣州創業,20世紀初在香港設立支店,是人才、技藝從廣州轉移到香港的佐證。 (沐文堂藏品)

Globular shape silver vase with flowering prunus branches on a "cracked ice" ground design, Wang Hing, Hong Kong, early 20th century, 15.4 x 12 cm.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宏興的業務甚至擴展到海外,曾為當時知名的珠寶公司蒂芙尼製作銀器。 (沐文堂藏品)

Silver trowel presented to B.C.K. Hawkins,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by Po Leung Kuk, 1950s, 20 x 5 x 3 cm. The K.L Leung Collection of Export Art.香港海事博物館

銀鏟上所刻文字記錄了保良局的擴展,而戳印「週生生」標明了銀鏟的製造商。因此,銀鏟雖然光素無紋,卻蘊含著豐富的本土歷史意義。 (梁氏藏外銷文物)

Silver trowel presented to B.C.K. Hawkins,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by Po Leung Kuk,香港海事博物館

香港外銷銀器以種類多樣化、優雅外觀以及細心雕琢聞名。透過銀器,我們不但能夠了解到香港早期的外貿和手工技藝的歷史,更能探索本地社會變遷。
(梁氏藏外銷文物)

Silver goblet presented to Dr. Patrick Manson by Dr. Sun Yat-sen and other seven students of the College of Medicine for Chinese香港海事博物館

此高足銀杯原屬蘇格蘭籍的孟生醫生。他早年在台灣及澳門工作,至1883年轉到香港行醫,及後出任香港西醫學院創立委員會主席和教務長等職位,對醫學界貢獻匪淺。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Silver goblet,香港海事博物館

西醫學院創校初期只有十多名學生,孫中山即為其中一人。他於1887年10月至1892年7月在香港學醫,與孟生醫生建立了深厚情誼。此銀杯便是孟生醫生離港返回英國前,孫中山與一眾書院學生集資在港鑄造,作為贈送孟生醫生的紀念品,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品)

Anonymous, The Mint and Its Garden, 1860s, watercolour and gouache on paper香港海事博物館

5.2) 港幣探源

香港開埠初期並無發行本地貨幣,市面上流通的主要是西班牙及墨西哥銀元。 1864年,港英政府通過《設立造幣廠條例》,耗資四萬英鎊在銅鑼灣地段建造幣廠。 (香港藝術館藏)

Queen Victoria five-cent silver coin, 1866, diameter 1.5cm. Courtesy of HSBC Archives.,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可是,商民對於新鑄銀幣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未如理想,最終香港造幣廠因虧蝕嚴重而於1868年結業。
(匯豐歷史檔案部藏品)

Central, Hong Kong, Courtesy of Cheng Po Hung (1923)香港海事博物館

5.3) 從銀器看香港海陸交通

香港昔日的海陸交通,成為創作外銷銀器的靈感來源。開埠早期,轎子是往來半山區和山頂的主要交通工具,坐轎者起初以富商和官員為主。 (照片由鄭寶鴻提供)

Silver cruet stand modelled as a rickshaw, Cumshing, Hong Kong or Shanghai, early 20th century香港海事博物館

1870年代,人力車從日本引進香港,因其操作方便、快捷舒適而迅速流行。其後山頂纜車、電車等相繼出現,轎子和人力車的風光也慢慢減退,於20世紀60年代先後退出陸上的交通網路。
(沐文堂藏品)

Silver plated model of a small police or war junk, early 20th century, 29.2 x 38.1 x 8.9 cm.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Collection (HKMM201.0084.0012)香港海事博物館

帆船是香港早期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連接港島、九龍兩地。自1870年代起,渡海小輪投入服務。及後,天星小輪公司、油麻地小輪公司等相繼成立,帆船逐漸被蒸汽輪船取代。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品)

Photo of Master Yip at workshop香港海事博物館

6.4) 手藝傳承與香港製造

現年八十多歲的本地銀匠葉錦添師傅,自小由廣東移居香港,從學徒到獨當一面的大師傅,歷經磨練,秉承著對中國傳統手藝的堅持。

(upper) design draft of a silver cup with pair of dragon motifs; (lower) design draft of a silver junk香港海事博物館

他從事外銷銀器行業數十年,替多間金銀珠寶店製造銀器飾品,顧客包括香港賽馬會、船公司以及警署等。

The Dinner Party (創作者:Sir Henry Cole)香港海事博物館

6) 中西餐宴薈萃

中古世紀時,餐盤、刀叉及餐巾尚未流行。直到16世紀,餐具及餐桌禮儀才開始備受注重,飲食文化乘文藝復興迅速發展起來。至18世紀中葉,餐桌文化已漸變成熟,能與今日共通。

Gilt silver tray & silver soup tureen with dragon cover knob and figure in landscape patterns香港海事博物館

餐桌用具最先以石、青銅、木材及鐵製造,後來富裕人家開始使用銀器。以銀為餐具,源自16世紀大量白銀從美洲流入歐洲,為製作餐具提供了資源。
(承訓堂藏品)

此外,銀器潔白亮麗,為餐桌增添華貴,同時又有消毒及殺菌功效,兼具實用與觀賞價值。(承訓堂藏品)

Set of silver tableware, Dr. Yip Shing Yiu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西餐一般包括湯、前菜、主菜、餐後甜品及飲品。 (葉承耀醫生藏品)

Set of silver tableware with fitted carved wooden box, late 19th century, Dr. Yip Shing Yiu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葉承耀醫生藏品)

Pair of silver salt shaker with figure, c.1875, 9 x 13 x 4.5 cm. Chris Hall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賀祈思藏品

Graph of the arrangement of tableware香港海事博物館

歐洲各國的飲食文化互有不同,用餐禮儀的繁簡也各異,當中以法式西餐最為正統。

Set of Chinese silver and ceramic tableware, Qing dynasty (1644-1911), The Cheng Xu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晚清西方餐桌禮儀的傳入,為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帶來衝擊。 (承訓堂藏品)

Wu Youru (c.1840-1894), "Bierao fengwei", from Feiyingge Pictorial, lithography, late 19th century香港海事博物館

宮廷以外,洋商、傳教士越洋而來,使各通商口岸掀起一股吃西餐、享受英式下午茶的熱潮。

Silver dressing table set with iris flower design, Hung Chong, Shanghai or Canton, late 19th century, Courtesy of the Muwen Tang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5.2) 時尚生活

除了餐桌上的銀器盛宴,也可從各式各樣的銀梳妝具、首飾盒、錢包、飾物、洋鐘、名片盒等窺探當時紳士淑女的時尚生活。 (沐文堂藏品)

Silver sewing box with the crest of the Sassoon Family, Khecheong, Canton, c.1850, 19 x 35 x 17.5 cm. Chris Hall Collection香港海事博物館

賀祈思藏品

Filigree silver hanging bouquet, mid-19th century, 15 x 11 x 8.5 cm. The K.L. Leung Collection of Export Art.香港海事博物館

梁氏藏外銷文物

Organiser and Co-organisers,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List of Lenders, 系列作品收藏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顯示節錄內容顯示較多內容
故事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The exhibition of The Silver Age: Origins and Trade of Chinese Export Silver ran from 18 December 2017 to 25 February 2019, organised by the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and co-organised with the Home Affairs Bureau,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Guangdong Museum. The exhibition was curated by Dr. Libby Chan (HKMM).

The design of the online exhibition is assisted by Mr. Huzeyfe Kiran and Ms. Astrid Kwok.

是次展覽《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之來歷與貿易》為香港海事博物館策劃,香港民政事務局和廣東省博物館合辦,展期為2017年12月18日至2018年2月25日。本館策展人為陳麗碧博士。

網上展覽設計鳴謝Huzeyfe Kiran先生 及郭鍶淇女士協助。

所有媒體協力單位/參與人員
在某些情況下,精選故事可能是由獨立的第三方製作,並不代表下列展覽機構的意見與觀點。

對設計感興趣嗎?

訂閱 Culture Weekly,接收個人化最新資訊

大功告成!

你將在本週收到第一份 Culture Weekly。

首頁
探索
玩遊戲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