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堅的毛線作品並不陌生。「時間之織」在2006台北雙年展曾出現在展場一隅,滿室的柔軟風光都是由毛線所構成,為觀者帶來了新奇、溫暖而且愉悅的視覺感受,但一旁卻有台機器持續將毛線抽掉,隨著展覽的行進,柔軟風光便漸漸地萎縮成散落在地面上的毛線。這樣甜蜜交雜苦澀的無奈,是陳逸堅紀念台灣曾為紡織王國的另類方式。紡織業在過去曾經極盛一時並為台灣賺取大量外匯,但隨著新的全球化製造、消費結構的改變,讓它無可避免地沒落,甚至於外移至其它工資低廉的國家。
因此,出現在東區國際設計師衣著店的作品(以藤蔓、花朵、小鳥與路燈攀懸在櫥窗的牆面之上),與其說是自然景觀的甜美再現,不如說是當代與歷史相互對照的銳利範本。或許,拜全球化之賜,我們得以擁有更多選擇的商品類型,更豐富的自我定位規格,學習國際品牌的語言,也是檢驗個人時尚度的指標。相對地,在全球化過程中被損耗的、被席捲的、被沖垮的,我們往往無法察覺。藝術家有時便如同人類學家、社會學家與歷史學者的综合體,只是他不是用筆書寫,並非以理論辯論,而近似一位巫師,以藝術的語彙搖晃觀者,用矛盾的感受刺激來者,讓他察覺到事有蹊蹺,所見不等於事實,消失不等於從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