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半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美味的菜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回溯中国烹饪的进化史,总共历经了四个时代—石烹、陶烹、铜烹和铁烹。石器时代人们通过用火加热石头来烹制食品;1万多年以前人们利用水煮陶器的方法来制熟食材;4千年以前,人们利用青铜器,通过火烤、油炸等方式烹制食物;
3000年前,中国逐渐进入铁烹时代,各种烹饪技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饮食器具、烹饪著作也十分丰富。接下来,我们将一起穿越时空,见证那些流传至今的中华美食。
大董“酥不腻”烤鸭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1 - 北京烤鸭
北京传统名菜之一,食材以北京填鸭为主料。传统的烹饪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焖炉”焖制,另一种是明炉烤制。北京烤鸭的特点是色泽红润,皮脆肉嫩,腴美醇香。
北京烤鸭的历史约有600余年,具体的发源地以南京起源、北京本地起源和杭州起源三种观点较为多见。如果仅追溯烤鸭的历史,从宋朝(960年-1279年)的古籍中就有炙鸭、烧鸭(均为烤鸭)的文字记载;到了明朝,烤鸭已成为宫廷美味之一。
汤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2 - 汤圆
汤圆是春节、元宵节的节日美食。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960年-1279年),当时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时又浮又沉,早期被称为“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中国南方多称“汤圆”,北方多称“元宵”。
在制作手法上,分成南北两大流派。南派需要制皮包馅,用到吊浆工艺,因此称为“吊浆汤圆”;北派则是用馅沾水摇制,因此被称作“摇汤圆”。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饺子》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3 - 饺子
饺子是中国主食之一,又称为“水饺”,也是节日食品,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饺子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之一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距今也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盛在碗里的饺子。宋代称“角子”或“角儿”,是“饺子”一词的词源。南宋时还曾称为“燥肉双下角子”。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经相当盛行。
“饺子”发音同“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因为春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选择吃饺子来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并且将这一传统保留到现在。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东坡肉》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4 - 东坡肉
东坡肉是古代名菜,相传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所创。明代沈德符(1578年-1642年)《万历野获编》有“东坡肉”的介绍,被认为这是东坡肉菜名的最早记载。
温饽红烧肉 (2020) 创作者:焦松涛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东坡肉成菜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而不腻,至今仍是中国各地一道常见的美食。起起伏伏的仕途、四处漂泊的经历也在苏东坡的一生添上了一抹传奇色彩。如今,以“东坡”为名的美食文化活动也时常在各地开展。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宫保鸡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
5 -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四川传统名菜,它的发明者叫丁宝桢。光绪年间(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他曾任四川总督,对烹饪也颇有研究。在担任四川总督时,他发明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和花生米下锅爆炒的菜肴,并且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流传开来。
“宫保”这一名称正是源自于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他为官刚正不阿,治蜀十年颇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死在任上。清廷为表彰其功绩,追赠“太子太保”的官衔。 这就是他发明的这道菜被命名为“宫保鸡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