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木作工具——墨斗

大锛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中国传统木作工具在历史的演变中,每个工具都没有标准化的定制,每样工具都是工人自己制造的。

框锯 (20世纪50年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有些工具如锛、斧、锯,无法按个人喜好和要求来制作。

简易墨斗 (晚清)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因此,有些老木匠把个人的理解、喜好和手艺都体现在墨斗上面,浓缩了劳动人民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以及对传统的理解。

墨斗 (20世纪50年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墨斗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的弹线和吊直工具,主要是用于木材表面划线定位。

《戏婴图》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戏婴图》墨斗:木匠在墨斗外部雕刻上人物及龙形,组成了相应的故事内容,是木匠艺人自娱自乐的体现。

龙形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龙形墨斗: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

龙头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龙头墨斗:木匠将墨斗的形状塑造成龙的造型。其意图在于祈求自己四处游走从业时,能够风调雨顺,避免邪害,以保平安之意。龙头也有领袖之意。

虎型墨斗 (清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虎型墨斗:不同造型的墨斗代表着不同的寓意,而老虎形状的墨斗则是极为稀少的。虎在中国古代被寓为“森林之王”,这样的造型被认为有镇宅的作用。

孔雀型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孔雀型墨斗:木匠将墨斗的形状塑造成孔雀的造型,其意图在于保佑自己能够吉祥幸福。

鱼型墨斗 (20世纪70年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鱼型墨斗:“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木匠将墨斗塑造为鱼的造型,寓意连年有余,生活富足。

金鱼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金鱼墨斗:古人将鱼视作物产富收、连年有余,预示将要富贵的吉兆。木匠将金鱼的寓意寄托在劳动工具上,希望通过手艺给生活带来更多的财富。

鲤鱼形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鲤鱼型墨斗: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寓意多子。

鲤鱼型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鲤鱼型墨斗:鲤还寓意着从生意中受益、盈利,寄托着木匠艺人对自己家业和生计吉庆有余的期许。

“鱼跃龙门”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鱼跃龙门”墨斗: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鱼化龙”墨斗 (清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鱼化龙”墨斗: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为历代民俗、传说衍变而来,其历史渊源悠久。“如鱼化龙”就是形容得到升华、进化,寓意高升昌盛、金榜题名。边上的阴阳图案,则是中国传统道教的图案,象征阴阳合和。

鹌鹑型墨斗 (晚清)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鹌鹑型墨斗:木匠将墨斗塑造为鹌鹑的造型,取鹌鹑的谐音,寓意安居乐业。

松鼠采葡萄墨斗 (晚清)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松鼠采葡萄”墨斗:松鼠葡萄藤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因为古人好谐音取义,鼠在当地方言中发“福”的音,象征富贵;葡萄,又内含多粒,所以整个图案象征“多子多福”。

“松鼠采葡萄”墨斗 (晚清)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松鼠采葡萄”墨斗反映了木匠艺人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轿车型墨斗 (20世纪60年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轿车型墨斗:轿车型墨斗是新中国建国后常见的装饰题材,体现出了时代的文化特征。

汽车型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汽车造型是木匠艺人随社会发展,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并提高自身创意和技艺水平的表现。

刻绘公鸡型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刻绘公鸡型墨斗:公鸡与牡丹花寓意着功(公)名(鸣)富贵(牡丹寓意富贵),体现了木匠艺人对其事业的美好愿望。

刻绘公鸡型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独占鳌头”墨斗 (清中期)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独占鳌头”墨斗:“独占鳌头”寓意考试高中第一名和事业进步官运亨通。表达了木匠艺人对事业的期许。

喜上眉梢墨斗 (清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喜上眉梢”墨斗:古时人们认为鹊能报喜,故称喜鹊或报喜鸟,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

“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上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

兔子墨斗 (民国)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兔子墨斗:兔子代表干净、温顺、善良,在修建新房时,木匠使用兔型墨斗,寓意房东“清白家声”。

“为人民服务”浅浮雕墨斗 (20世纪60年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为人民服务”浅浮雕墨斗:“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的宗旨。木匠在墨斗上雕刻上“为人民服务”表达了他们的满腔工作热情,希望投身于建设伟大祖国的劳动者行列中。

鹿型灵芝元雕墨斗 (清代) 创作者:佚名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

每个墨斗都是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虽然木匠的工艺水平、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有所差异,但每一件墨斗作品都是经典。

所有参展内容的来源:
展出的故事有时可能由独立的第三方创作,并不完全代表以下提供这些内容的机构的观点。
由真静传统木作博物馆提供的故事
浏览更多内容
相关主题
观妙中国
欣赏最精美的中国文化瑰宝
查看主题

对设计感兴趣吗?

接收您的个性化 Culture Weekly 更新

您已完成订阅流程!

您的第一期 Culture Weekly 将在本周发放。

首页
探索
玩一玩
附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