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司马台长城
董耀会
敌楼
敌楼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后,在加强和构筑蓟镇长城时,大量应用于长城上的一种建筑物。敌楼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长方形,长度和宽度因地势高低和攻防需要而有所不同,高度为12~15米,个别敌楼更高。
司马台长城仙女楼夏季特写 (2020-06-12) 创作者:吴强司马台长城
两层敌楼
敌楼一般分作两层或三层。两层的敌楼最上层是露天的,构筑有垛墙和楼橹,供作战时射击和值勤巡逻时士兵报警与相互联络用。信息传递的工具,有烟火、灯笼、旗帜等。中层供守御士卒作战之用,四壁均构筑箭窗和供箭弩使用的射口,能向任何方向、任何角度实施观察和射击。
长城内部建筑结构 (2021-08-11) 创作者:吴强司马台长城
下层保障士卒食宿,储存兵器、粮食、饮用水和其他作战、生活物资。三层的敌楼与此相似,只是增加了其作战和屯驻的空间。在敌楼上,上下敌楼有的砌有梯道,有的采用木梯或绳索软梯。
点按即可探索
敌楼内部360度实景
司马台长城西段杏花盛开 (2021-05-11) 创作者:吴强司马台长城
敌楼通常构筑在城墙之上或城墙里侧靠近城培、有利于作战的制高点上。位于城墙附近、单独存在的敌楼往往居高临下,起到支援长城城墙上作战的作用。
空心敌楼依据地形地势的不同,按一定距离分布,成为戍守长城的士兵的生活和作战的据点。
墙台
又称马面,是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建筑的突出于墙外侧的台子。墙台的功能与敌台类似,当敌人攻城时,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击来犯之敌。墙台与墙体同高,由于外侧和左右两侧均是迎敌面,所以三面均砌有垛口。当敌人准备登城时,城上守兵可凭借墙台,从侧面射击攻城之敌,形成交叉火力,避免高墙平面死角。
烽火台
又称墩台、烽堠、狼烟墩等,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是古代用于传递军情及其他信息的建筑。早在长城诞生之前,烽火台便已经存在。烽火台建筑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主要有黄土夯筑、土坯砌筑、石砌和包砖等类型。
海涛RUNner / 图虫创意的《嘉峪关》司马台长城
土夯和石砌烽火台
其中,土夯和石砌烽火台占绝大多数。甘肃和新疆残存有大量汉代烽火台,建筑形式多为夯筑。很多烽火台的南侧建有房屋,现在仍残存有房屋遗迹。不少烽火台周围还有屯田遗址。明长城城墙内外的烽火台,少部分是砖砌的,大多数则为石砌。
烽火台的建筑尺寸因情况不同而各有不同。甘肃、新疆等地的汉代烽火台平面略呈方形,边长6~7米,残高约8米。
司马台长城的《司马台长城夏季景色》司马台长城
明长城烽火台
明长城烽火台的长宽一般为5~8米,高6米左右。明烽火台下大上小,四面墙体从底部到顶部按比例收分,顶部建守房。石砌烽火台在自然石块垒砌的墙体外侧,底部基础用标准的大块条石垒砌,上面砌筑青砖,并使用白灰泥勾缝。
腹内接火烽火台
三是以长城为依托,向长城内都司卫所延伸的烽火台,称为腹内接火烽火台或腹里墩。
这些烽火台一般选择在易于瞭望的高岗上或丘阜地带,相邻烽火台之间的距离往往在5千米左右。守兵通过烟火等将侦察的消息随时传递给附近的烽火台,迅速组织起相应的防御措施,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敌情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框部门。